——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子平
感谢大会主办方,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金属材料行业商会、兰格钢铁网,给我们创造了机会和平台,共同学习和讨论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我想就钢铁市场走势和钢铁流通服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谈谈我的个人浅见,并借此机会汇报一下中国五矿集团在钢铁流通服务领域的发展思路。
一、简要分析一下钢铁市场走势
钢铁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的恢复后,2010年钢材价格逐步走入震荡上行的通道。以下我就2010年钢材市场的运行做几点总结,并对未来的走势作一简单分析:
(一)价格窄幅震荡上行,库存高位回落
2010年钢材价格整体上处于震荡上涨的态势。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价格的震荡区间减小。以上海地区螺纹钢价格为例,2007年价格波动区间为1630元,2008年为2280元,2009年为1440元,而在2010年仅为960元,波动区间明显减小。
这或许是钢材期货上市以后,钢材价格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认为钢材价格波动区间逐步减小的这个趋势还将持续,钢材期货也将在减小价格波动区间方面继续发挥作为。
钢材价格波动区间减小给贸易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新的难题,波动区间的减小意味着获取价差的空间在减小,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贸易企业在2010年难于获利的重要原因。但同时,2010年价格波动的频率反而有所加快。价格波动频率加快,价格波动区间减小,将成为今后钢材价格运行的新特点。传统的贸易节奏将很难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贸易企业要想获取稳定盈利,必须突破传统的贸易模式,向创新和服务的方向发展。
高库存是2010钢材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2010年社会库存在3月份达到年中的高点,在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库存开始快速下降。但5月份之后,由于价格的下跌,社会库存的下降幅度开始放缓。而三季度以来节能减排影响,导致供应下降,库存下降速度再次加快。
2010年社会库存的高点与2009年相比,上涨了47.7%。而这个数据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16.8%和14.4%。可以看出,在过去几年当中,每年社会库存的最高点均在增长,但2010年出现了更为大幅度的上涨,也造成库存压力始终贯穿全年走势的局面。
2010年社会库存的上涨起点是从2009年的下半年开始的,这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几年社会库存上涨的起点均在前一年的年底,也就是贸易企业冬储开始的时间。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的信贷投放。尤其在2009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7.36万亿,2009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58万亿。2010年1月份一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39万亿,全年可能突破7.5万亿。2009-2010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几乎相当于2004-2008年5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
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而钢铁贸易行业,自然也分享了这一场的盛宴。原来许多只能通过大贸易商代理向钢厂订货的中小贸易商,在2009年以后可以通过联保、质押等方式从银行获得几千万至亿元以上不等的授信额度。
大量资金流向钢铁贸易领域,从而使得更多的贸易企业能够持有经营库存,也推高社会整体库存的上涨。
我们针对高库存现象的调研发现,尽管社会库存数量有大幅的增长,但持有贸易企业户均持有库存数量在下降。库存的增长来自于新增贸易企业的库存增加。原因在于原有贸易企业操作上日趋谨慎,不愿过多的持有库存。而大量新增贷款,促使许多中小贸易企业有能力持有少量库存,这是社会库存增加的主要力量。
同时,我们还发现,社会库存增加并没有降低仓库的周转率。仓库的吞吐量与库存数量基本是同比例的增长,整个社会库存的周转速度并没有因为库存的增加而下降。结合我们内部的数据,我们认为总体上今年的钢材市场的周转始终处于一个较为良性的状态。
(二)产量稳定增长,出口逐步恢复
2010年1-10月,我国累计生产粗钢5.25亿吨。假设11、12月粗钢产量与10月份保持相当,2010年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6.25亿吨,同比增长10.22%,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5800万吨。但2010年的新增的这5800万吨产量与2009年增加的6750万吨相比,还是减少了约950万吨,这是2004年以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低的新增粗钢产量。
2010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680万吨,累计进口钢材1363万吨,累计净出口钢材2317万吨,预计全年净出口钢材将超过2500万吨。2009年出口钢材2460万吨,净出口钢材697万吨。从出口地区的结构来看,韩国依然占据着我国钢材第一大国出口国的位置,同时我国对印度、巴西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数量在稳定增长,未来我国钢材出口将更多的流向新兴市场国家。
与出口的逐步恢复相比,2010年进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同比下降了6%。中国2005年由钢材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从2006年开始钢材进口数量基本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预计2010年也会在这个水平。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2000-2008年钢材出口贸易量占到全球钢材产量的35%左右,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钢材出口贸易量占到全球钢材产量的下降到26%。而随着全球钢铁行业的复苏,这一比例将逐步回升。中国作为全球钢铁生产第一大国,钢材进口已经没有大幅增长的可能,从过去几年钢材进口数量的稳定也能看出这一点。而随着全球钢铁国际贸易数量的回升,中国作为产量第一大国,钢材出口仍有很大的空间。中国钢材出口数量在2007年最高达到7240万吨,由于受国家政策、国外反倾销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限制,中国的钢材出口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但仍将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2011的钢材出口数量将要高于2010年。
(三)全球产能增速将减缓,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2010年1-10月,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粗钢产量为6.4亿吨,同比增长了25.2%,显示出良好的复苏势头。但与2008年同期的7.1亿吨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除中国以外的地区和国家,粗钢产量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在粗钢产量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后,其继续增长的幅度将十分有限,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新增粗钢产能基本无增长。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印度和巴西尽管粗钢产量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但由于其基数较低,在短期内难于成为全球钢铁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按照前面的测算,我国2010年新增粗钢产量为5800万吨,是2004年以来第二低的一年,而这个数据在今后还将进一步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在2009年及2010年基本无增长。2008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3.8%,但2009年同比增长了-1.3%,2010年1-10月同比仅增长了1.6%。
从2010年3季度开始的节能减排限产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转变成一个长期持续的要求,在明年一季度甚至更长时间内对钢材产量的供应起到一定的限制,对减少供应增量,改善整体供需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无论从国内还是全球未来粗钢产量的增速将逐渐减缓,供应增速压力逐步减小。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预测,2010年世界钢材需求将超过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2011年预计将再增长5.3%,达到13.35亿吨的历史高位。
再看看国内的情况,按照我们前面的数据,2010年新增粗钢产量为5800万吨。2010年1-10月,我国累计净出口粗钢2403万吨(按钢材及钢坯净出口数量折算),预计全年净出口粗钢在2600万吨左右。照此计算,2010年国内供应新增粗钢产量约为3200万吨。而2009年这个数据为6500万吨。这也是社会库存在2009年下半年持续走高,到2010年3月份以后大幅回落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新增产能逐步减缓,出口缓慢恢复的情况下,国内供应新增粗钢产量将进一步下降,2011年国内供应新增粗钢国内产量将有望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1000万吨,钢材供过于求的局面将持续得到改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所关注的供求关系主要是指供应的增长和需求的增长之间的变量关系,所以供需的改善也是指供应的增长和需求的增长值之间的相对改善,不是指供应数量和需求数量之间的绝对改善。因为,市场价格走势更多的是对相对供求关系敏感。
国内的需求仍将平稳增长。尽管国家有意逐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但由于过去两年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惯性的存在使得投资的减少需要一个过程。而对汽车、家电等消费的增长,仍将拉动对钢材的消费。所以总体上看,钢材的消费仍将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势头。
总之,中国钢铁行业在2010年已经渡过了供求关系最恶劣的阶段,供需将在未来几年得到持续改善,钢材市场价格已经具备了上升的内在动力。
(四)铁矿价格高位震荡,对钢价形成有效支撑
2010年对于钢铁行业而言,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运行了40年的铁矿石年度协议体系的解体,转为按季度定价。结合前两年铁矿石价格指数和掉期合约交易的推出,金融资本和垄断企业的共同努力使得铁矿石贸易离金融化越来越近。
根据海关总署的进口数据,2010年下半年以来,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到岸均价全面超越印度进口铁矿石的到岸均价。反观2008年,铁矿石上涨行情中,巴西和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始终低于印度铁矿石的价格。
这其中的变化,除了品位的差别之外,今年年度协议体系的瓦解,以及三大矿山转入现货销售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巴西和澳大利亚通过季度定价以及加大现货销售数量,获得更贴近市场的价格。这种转变使得拥有协议矿的生产企业也无法获得铁矿石成本上的优势,整体推高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
在季度定价的模式下,铁矿石价格在2011年仍将保持高位震荡的走势。2011年高成本将是支撑钢材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全球货币政策此消彼长,流动性过剩或将难于抑制
2010年央行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1次。2011年的货币政策也由2010的“适度宽松”变为“稳健”。这些都表面,未来的货币政策将转入较过去两年紧缩的状态。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同样通过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流动性过剩。
正是由于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大量发行货币,造成了两年后流动性泛滥的局面,也使得主要金属产品、能源以及农产品价格在过去两年中大幅上涨。LME铜价创出9000美元的新高,一举突破2008年的高点。黄金更是一路上扬,达到1400美元。原油也已经回到80美元以上。而部分农产品则在2010年创出25年来的新高。
今天新兴市场国家的紧缩政策,是否能够起到收缩流动性的作用,抑制商品价格的上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金融市场已经十分发达,货币在全世界的流动都是非常便利的。在新兴市场国家收缩流动性的同时,美国和欧洲依然在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甚至会更多。欧盟在2009年推出75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后,今天仍在为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制造货币。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此消彼长,恐怕在短时间内还难于解决已经制造出来的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
在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的价格依然处于全球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我们注意到,钢材价格过去两年时间的表现要远远逊色于其他的商品。可以预计,在比价效应的作用下,未来的钢材价格将会得到应有的补偿。
(六)小结
在天量信贷投放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平稳渡过了高库存压力贯穿全年的2010年。全球钢铁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危机后,逐步走出低谷,并渡过了供需最为恶化的阶段。
钢材价格在供需矛盾逐步改善,成本支撑依然较强,并且与其他商品大幅上涨后相比的价格洼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2011年将走入震荡上行的通道。
二、当前钢铁流通领域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先说说挑战,就像大家所感受到和平时所议论的,钢铁流通领域存在诸多挑战,行业发展仍处初级阶段,简单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与钢铁生产企业近年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相比,流通领域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水平不高,20万家钢铁流通商恶性竞争,年经营钢材实物量突破1000万吨的企业凤毛麟角,年经营规模超过100亿元的钢材市场不超过50家,行业内提供加工配送、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等服务的企业普遍不成规模,缺乏影响力。
(二)现代化水平不足
突出表现在供应链建设和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上。应该说,近几年来,在加工中心建设、钢材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等几个方面,各类企业都在做不同程度的转型和摸索尝试,但总体来说现代化水平不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程度不高。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业务模式没有整合在一起,形成供应链服务能力。有经济学家说,未来的竞争是链条对链条的竞争,而不是企业间的竞争,单打独斗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体系化程度不够
突出表现在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能力严重不足上。流通领域与生产冶炼领域和产业链协同和配合上仍然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市场好时,生产企业把经销商当成竞争对手,市场不好时,生产企业把经销商当成处理库存的下水道。
(四)企业盈利模式单一,盈利水平偏低,生存处境不佳。
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和钢铁行业本身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近年来钢材产品日趋金融化等因素的影响,钢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长期以来,多数钢铁贸易企业靠低买高卖获利,是市场的死多头,一旦市场持续下跌或经营节奏把握不好,就会亏损,盈利困难,缺少必要的风险管理能力、手段和工具,生存环境恶劣,同时,还无意识的成为了市场信息的扰乱者和助涨杀跌的负面力量。
(五)行业不规范,潜规则盛行,行业领导缺位或影响能力不足。
最近,与业内人士交流中发现,大家普遍认为,钢铁流通流域到了产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钢铁行业作为限制性发展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对钢铁流通流域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很多规范性和产业发展引导性的文件和措施已经或即将陆续出台,钢铁流通领域的发展格局必将转变,依靠市场价差获利,靠天吃饭的投机商在有形钢材产品流通市场上将不会有生存空间,20万家贸易商增加集中度,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服务领域的企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将是未来的方向,以加工配送、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为表现形式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开发和创新将是未来竞争合作的手段和平台,眼下正是行业调整的关键时期,谁能把握住机会,才有可能生存和发展,基于以上判断,很多业内企业,尤其是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突围,在业务模式和发展思路上不断尝试和创新,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五矿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从事钢铁流通服务业务的中央企业,将立足于已经建立的行业基础,重新整理思路,推动战略转型,搭建钢铁流通领域的发展体系和平台,服务钢铁行业要先服务于钢铁流通领域的各类企业,吸引并联合各路朋友,建立广泛有效的合作联盟,提高钢铁流通供应链服务能力,最终目标是打造和谐共生的钢铁流通价值链。
三、五矿集团钢铁流通业务的发展历程、现状、战略转型和发展思路。
我本人和五矿方面对钢铁流通企业未来发展和转型的思路和建议:
(一)中国五矿钢材经营历史久远,现有发展基础坚实。
从最早的中国钢材进出口的唯一渠道开始,到今天年成为经营量2000万吨以上的中国钢铁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五矿有着六十年的钢材流通经营历史,其中,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业务转型,到如今,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1、产业链完备:中国五矿的钢铁业务覆盖从资源到生产到流通的全产业链条。
2、营销网络覆盖广:中国五矿拥有200个遍布全球的营销和物流网点。
3、资金实力强:每年数百亿的银行授信。
4、影响力强:多年的国际化运作经验打造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形成了一批稳定的供应商与客户。
5、人才优势:在市场研判、业务操作、商务谈判、资本运作等方面,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二)、五矿的业务整合
今年以来,五矿集团开始了内部的战略业务重组,组建了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五矿发展为平台的钢铁流通业务中心。
1、业务中心涵盖原来集团直管的18家二级企业和100多家各级企业,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五矿钢铁、中国矿产、五矿物流集团、五矿招标、营口中板、前身为中国金属的五矿物产以及11家遍布世界的海外企业。中心整合后,拥有5000万吨钢铁冶金原料的供应能力,400万吨中厚板、宽厚板生产能力,100万吨冷轧涂镀产品和60万吨铁合金产品的生产能力,100万吨的各类板材、不锈钢和矽钢片剪切加工能力,2000万吨钢材产品的营销能力,拥有遍布世界120个网点的钢材产品营销网络,拥有以金属矿产品物流为主营业务的80个网点的物流服务网络;
2、钢铁流通业务中心整合的目的是打造一体化的钢铁行业服务产业链,由传统的贸易商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加强从铁矿石等钢铁原料到钢铁最终产品流通服务的全产业链的协同整合能力和服务能力,中心发展战略是,提升供应链管理,发展多种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强化价值链整合,搭建运营平台与体系,服务钢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钢铁流通服务商。
3、中心有五项主营业务:冶金原料供应业务(包括铁矿砂、焦炭煤炭、铁合金、耐火材料等等)、钢铁产品生产及复杂深加工业务(包括中宽厚板、冷轧板、涂镀板等等)、钢铁流通及增值服务业务(包括各类钢材产品,普通钢、特殊钢、电工钢、不锈钢等等)、金属矿产品,重点是钢材产品的物流服务业务(包括仓储、运输、报关、商检、保险、船代、货代等等)以及钢铁冶金领域的招标业务。
4、中心有三大类盈利模式:围绕钢铁企业的集成供应模式、围绕钢铁下游用户的综合服务模式、以通运和储运为核心的金属矿产行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总的来说,就是抓两端,带中间,以物流、信息、金融等服务贯穿始终。
(三)、建设三个体系和三个平台的战略举措
1、冶金原材料集成供应体系:我们将围绕一些有合作潜力的钢厂开展集成供应和闭环业务,简单讲就是给工厂供原料,收钢材,支付钢厂加工费用,也可以叫新委托加工业务,一方面解决当前钢厂利润率低和受多种外部条件制约、生产安排不稳定的困难,提高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稳定性,规避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保证钢厂维持稳定的开工率;另一方面,解决传统贸易商缺少稳定资源供应的困局,形成五矿自有品牌的、质量优良、品类齐全、规模适中的钢材产品的稳定供应。
2、钢材仓储加工配送体系(主要针对板材及以上产品):结合近几年来五矿自身加工中心的建设和探索,进一步强化加工配送服务能力建设,构建集仓储、加工、配送、金融和质量控制于一体的服务体系。这方面大家讨论的比较多,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说了。
3、工程钢材配供体系(主要针对建设用钢材产品):五矿在与一批大型终端客户(如:中建、中铁建、中铁工、中交集团等)建立长期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自身信誉、资金和网络等优势,针对用钢量较大的重点工程项目开展钢材配供服务。统一的配送标准,遍布世界的配送服务网络和能力,统一的资金配置和融资服务,统一的定价和结算等等,将更有利于建筑钢材用户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钢材的采购管理。
4、钢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我们自身市场发展的需要看,电子商务都是钢铁流通的发展方向。近10年来,围绕钢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业务,很多企业做了大量探索和尝试,有些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大部分不是中途放弃,就是苦苦支撑,难以突破发展瓶颈,简单分析,主要是由于交易习惯不适应、信用支付体系不健全、缺少高效低成本送达的物流服务体系支撑等几个方面原因,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是以前三个体系为基础的。最近,我们认为,钢铁行业电子商务业务开发的条件已经具备,围绕电子商务的建设,五矿已经与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家公司探讨并开展了实质性的业务尝试,为下一步成功开发并运做电子商务平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5、重点区域钢材/原料商贸中心及物流中心整合平台:各地钢材市场和物流中心已经成为钢铁流通业务发展的重要平台,五矿已经开始着手参与这方面业务。逐渐壮大起来的大型或超大型金属材料交易市场会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其地域的辐射范围,并逐渐以托管、连锁经营、股份制等形式扩张,实行规模化、集团化经营。钢材交易市场内的经营模式将由摊位制向电子商务转变,交易市场为入驻企业提供行业信息、电子交易、仓储管理、加工配送、质押融资,甚至是交易方案设计、保值操作方案设计、质量监督检查、索赔理赔、合同纠纷解决等“一站到位”式服务。此外,交易市场可以通过构建管理信息平台,将一些中小型经销商结为具有共同利益追求、受统规则约束的利益共同体,以“虚拟企业集团”的模式在市场内进行专业分工与协作,共同提高本交易市场的竞争力。
6、金属流通行业协作平台: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可以更好的在对外对内的一些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对中国钢铁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对整顿与完善钢材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对钢材生产与流通提供公共信息,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对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发动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最近,在国家商务部的指导下,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和五矿等企业共同起草了一系列钢铁流通领域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等制度性文件,明年可能会以国家商务部名义颁布实施,就是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今后,据了解,协会还可能牵头在各地开展流通商贸企业的综合评级,不同级别的企业在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仓储物流服务等方面会得到地方政府、银行、业内企业的不同待遇。都是协会商会更好的发挥作用的有益尝试。
以上,三个体系和三个平台的建设是互为支撑、依托和促进的,尤其是都离不开一个高效的钢材仓储物流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四、创建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社会化的中国钢铁大流通体系
我想借此机会,就行业合作和创建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社会化的中国钢铁大流通体系提出倡议。刚刚提到这些体系和平台的搭建不只是五矿的事情,是我们在座的和没来参会的所有钢铁行业参与者需要关心和参与的事情,在钢铁流通领域,五矿方面更希望成为牵头人和搭台人之一,唱戏只有一个角色不行,需要我们大家分工合作,广泛地参与和配合。近年来,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宏观调控措施来看,更多是对钢铁生产环节进行了部署和指导,中国钢铁生产领域的集中度也不断提高,但流通领域仍然多散乱,提高流通产业集中度,打造钢铁大流通十分必要,马克思将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了生产和流通两个过程,流通和生产既有合作,又有博弈,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产是产品的创造过程,强调质量、连续性、成本、安全、产品研发,产品通过流通才能称其为商品,强调的是配送、库存蓄水池、增值服务,有效衔接生产与消费,流通是缓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空间、时间矛盾的润滑剂。钢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大生产和大流通协调发展。
各位业内同仁,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把挑战和机遇都摆在了我们面前,时不我待,未来的发展会证明最近几年将是中国钢铁流通行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几年,中国五矿将本着开放和合作的心态,在上述战略目标和举措推动和落实的过程中,热情欢迎大家的广泛参与和配合,我们更愿意与已经在某一领域形成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开展股权和资本层面的深度合作,我们将以服务的心态,面对业内同仁,我们将首先为钢铁流通从业者进行服务,并借此服务钢铁生产企业,进而服务全行业,我们的唯一条件是你有一业之长,而不是纯粹的市场投机者,比如说:
也许你拥有稳定的终端销售渠道,但你可能为资源供应和流动资金而发愁;
也许你有良好的钢厂资源获取关系,但苦于无法拥有安全的销售渠道;
也许你拥有一定的物流能力和资源,但苦于没有稳定的业务平台;
也许你拥有较强的金融服务能力,但没有一个可靠的业务模式能够发挥作用;
也许你拥有多年的电子商务业务积累,但受制于业务资源和后台的物流服务体系功能的缺失而无法突破发展瓶颈。
希望我们能够合作,五矿致力于搭建的体系和平台希望能够成为各路资源的集中和聚合体,能够把各路资源优化配置到合理顺畅的业务体系之中去,大家各司其职,各自发挥所长,各取所需,合作共赢,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可以预言,国家倡导的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社会化的中国钢铁大流通体系建设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到那时,我们可以简单设想一下:
第一,钢铁产品经过短渠道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消费者通过流通商得到了更好的服务、更优惠的价格;
第二,钢铁流通服务商更有能力和钢铁生产企业共同打造互惠共赢、健康发展的产业链;
第三,钢铁流通企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型、超大型综合流通企业将陆续出现;
第四,钢铁流通企业能够摆脱市场秩序扰乱者,价格波动始作俑者和推波助澜者的骂名,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中国的钢铁以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姿态走向世界市场,而不再是低水平的竞争。 我可以告诉大家,已经有一些措施正在推动落实,希望各路有识之士会后与我们联系,共同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