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调整要涉及汽车及零部件,我们的心也一直悬着。还算幸运,后来公布的需要调整的商品名单中并没有我们的产品。”王经理是浙江某刹车片生产企业负责人。上个月刚刚公布的国家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文件,让不少和这家类似的零部件企业长吁一口气。
按照这份6月18日发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7月1日起,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已经被调整,其中包括6种挂车及半挂车产品,以及汽车用钢板弹簧、车辆用座椅调角器等8种零部件,调整后这些产品在出口时享受的出口退税率都有不同幅度减少。
有专家认为,去年外贸顺差过快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以及今年一季度外贸顺差“刹不住车”,这些可能是出台大规模调整政策的主要原因。也有分析人士称,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
政策旨在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好在,此次调整涉及到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范围并不太广。“现在利润已经很低,出口时也就考虑到退税能够带来一些好处。如果我们的产品出口退税率也被降低,那日子就没法过了。”王经理的话虽说带有些许夸张,但确实反映了很多零部件企业共同的心态。
浙江省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方曦告诉记者,浙江出口零部件企业较多,每一次国家出口税率方面的举动都会对它们产生较大影响。“面临为国内企业配套资金回笼比较慢、利润薄的局面,转向出口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同时,也意味着利润的降低。所以企业的担忧是普遍存在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零部件出口企业对出口退税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零部件出口产品分布较广泛,能提供的产品种类很多,其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产品利润普遍不高。于是,出口退税成为不少企业的重要支撑。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凭借出口退税带来利润的“底气”,一些企业还打起了价格战。低价低质出口产品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了中外贸易摩擦的频繁出现。此外,不少企业规模较小,出口是通过代理公司来运作,利润的一部分要分给代理公司,一旦出口退税率下调,他们必将压力重重。
“企业要从提升产品技术和产品价值方面出发,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不能对退税有依赖性,靠退税实现赢利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滕伯乐对此表示。
可能有不少企业在暗自嘀咕:这一次算是“逃”过了,那下一次呢?此前关于7月出口退税大调整的说法有不少,甚至有传言说整车出口也被纳入调整范围。但从公布结果看,范围与力度均小于此前广为流传的版本。因此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家很有可能将更大范围和更有力度地调整方案分步实施。果真如此的话,接下来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调整。如果每次都涉及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品,那么,长久下来,对零部件出口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巨大的。
“国家出台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并不是专门针对汽车零部件,更多的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但在我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中,的确有很多低附加值、高能耗而又高污染的产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研究会副主任陈炳炎指出,国家采取措施不鼓励这些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零部件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这也反映出国家在零部件出口战略方面的调整方向。(来源:中国客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