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宇燕表示,在国际金融动荡的背景下,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正面临良机。中国应加大国际规则制订方面的参与力度,从而增加话语权。
据中国证券报11月20日报道,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日前表示,在国际金融动荡的背景下,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正面临良机。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过程中,使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认为,中国应加大国际规则制订方面的参与力度,从而增加话语权。
金融危机使市场对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提出质疑。众多学者认为,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可持续。
张宇燕认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因素正在增多。首先,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出现逆差,从而为这些国家大量持有人民币提供了重要条件。目前韩国、东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分别达10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从而为人民币成为计价工具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周边国家已开始持有一些人民币以作为储备,如蒙古、越南等国已经持有大量人民币资金,并在其国内基本可以自由兑换。第三,中国目前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从而为周边国家持有人民币提供了信心支持,这些国家持有人民币相当于间接持有美元。目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未发生方向性逆转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可为这些国家带来更多收益。中国可以在这些国家用美元为担保,大力推进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建设,从而使人民币在区域内成为计价结算的主要工具。
张宇燕介绍,目前中国已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在双方边贸市场进行人民币和卢布的双向计价,这对于增进两国贸易,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有重要意义。当然,人民币国际化是较为漫长的过程,在中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金融衍生产品比较匮乏的情况下,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货币还面临很多制度和市场的难题。中国可以积极研究参与亚洲货币合作,加强与日本、印度、韩国等国的协商,推进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
张宇燕认为,世界货币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获得铸币税收益,人民币国际化无疑可以分享这一好处。在现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占世界储备货币的65%左右,欧元占20%左右,欧元占比仍在提升。
张宇燕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而且可以增强自身在国际规则制订方面的实力。
国际规则的制订对一国经济实力的影响重大。张宇燕认为,目前中国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先融入国际规则,然后再改造国际规则,最终发展到自己制订规则,从而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形成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