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的自主创新”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伟光表示,奥运场馆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参建单位、高等院校密切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形成一大批涵盖科研、标准、专利以及工艺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落到实处。
以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为代表的奥运场馆钢结构工程,选用钢结构体系及国产高性能钢材,应用先进的空间模型设计方法,解决了空间复杂结构的制作、安装、焊接、卸载和检测技术,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钢结构工程技术多项空白。
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技术,让奥运场馆绿色能源供应比例达到26%以上。北京奥运场馆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在国家体育馆等7个奥运场馆中得到应用,总装机容量600多千瓦,年发电量58万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近万人口一年的生活消费用电量,仅此一项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70吨。
杨伟光强调,用于国家体育馆2万平方米地下场所的照明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太阳光伏并网逆变器,充分体现了光伏建筑美观性、实用性等优点,并同时考虑光伏发电效率的集成优化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