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他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大于97金融风暴》专题演讲中提出,应对次贷危机,重点防止宏观经济过快回落。
巴曙松在谈到以应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紧迫性,全面实质性启动中国应对次贷危机的各项政策举措时提出,与应对97金融风暴时相比,中国当前应对次贷危机,应当说有更为强大的国力,更为充足的资源,更大的回旋余地。因此,尽管面临目前这样一个百年一遇的严峻挑战,中国依然有可能在充分评估次贷危机冲击的前提下,以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紧迫性,启动各项可能的应对举措。
巴曙松说,从短期角度看,应当重点防止宏观经济过快回落。在次贷危机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过快回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从应对危机冲击的角度,应当采取积极的政策举措,扭转当前宏观经济过快回落的趋势。否则,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回落。
从经受冲击最大的外贸外需行业看,要妥善处理好促进转型与防止经济过快回落的关系。经济转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缓冲时间才可能进行,如果企业在短期内过大的压力下大面积倒闭,转型升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针对当前外贸所经受的巨大冲击,及时采取相应的缓解外贸压力的举措十分重要。例如,可以考虑不再针对出口出台新的政策,适当提高出口退税,把保证金从实转变成部分空转,酌情考虑把出口商品转为内销。
目前,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快速回落上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政策举措,在9-10月间联系三次降息,取消了对于银行信贷的限制,准备金比率也连续下调,这对于稳定市场信心无疑会有积极的作用。如果认为次贷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程度大于97金融风暴的话,那么,应对政策的力度就不应低于97金融风暴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的力度,特别是在利率政策、以及准备金率政策等方面。不过,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下滑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更为关键的是财政政策的启动,以及结构改革政策的推进。
巴曙松说,从全面应对次贷危机、促进内需扩大和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应把扩大内需作为应对次贷危机冲击的政策主线之一。这主要包括:完善社会保障系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降低税收;启动农村市场等。采取适当的政策举措,扭转房地产、汽车市场的迅速下滑的趋势,通过廉租房等的建设,以新的方式发挥房地产市场对于内需的带动作用。
巴曙松提出,以积极稳健的姿态参与全球应对次贷危机和完善全球金融体系。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使得不少经受次按危机冲击的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寄予厚望;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传导和影响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得中国必须要及早把握次按危机的发展演变脉络,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量力而行,参与全球应对次按危机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工作。
巴曙松说从目前看来,有如下几个方面是可以考虑的:
一是在参与全球次贷危机应对中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美国等通过大量的货币发行进行次贷危机的救援,为未来的美元泛滥留下了隐患,也增大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性。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中国可以多种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例如可以允许IMF、美国以及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等在中国内地或者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防范汇率风险,促进中国本土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是以赢得更大国际金融话语权为原则,在现有的国际金融格局下适当参与全球金融救援行动。基于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实力,在参与国际救援时,应当主要依托现有的国际金融框架,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家贷款等形式,同时在这些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在购买美元及其相关金融资产时,可以要求更高的权利保证和更为优惠的价格。
三是重点放在对可能出现支付危机的发展中国家的救援,辅之以相应的国家资源战略和产业整合战略。基于前述部分过于依赖外部融资的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的判断,以及中国现有的产业整合能力和资源需求状况,中国可以强调不把参与救援的重点放在与中国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的发达国家,而放到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拥有战略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企业具有产业整合优势和整合能力的特定行业,而不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缺乏优势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等领域。
四是可以利用当前全球关注国际金融监管的有利氛围,呼吁发起设立对次按证券的清算机构,呼吁拟定对场外衍生市场以及对冲基金的监管国际准则。在应对次贷危机的过程中,各国都开始日益关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目前,尚有规模庞大的次按证券没有清算,这些证券分布在不同国家的不同金融机构中,无从判断其规模及其损失程度,也就无从进行相应的监管和应对。因此,建立国际性的清算机构,是掌握全球次按证券现状和演变趋势等重要信息的关键。同时,可以呼吁国际间拟定共同遵守的对于导致此次次贷危机全球化的场外衍生市场和对冲基金的监管的国际准则,在拟定这些准则的过程中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五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在欧美等通过大幅货币发行来应对次贷危机时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而主要储备货币的过度发行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可以呼吁建立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稳定机制和货币发行限制机制,防止这些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储备货币地位滥发货币,在设计相关的限制机制时,可以主动提出建立“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发行联动机制,相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包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