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汽车工业体系中,汽车涂料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色彩需要更绚丽、更舒适的颜色去满足人们的需求。进口汽车漆在此时步入国门。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ICI汽车漆最先在我国安家落户。之后,各国的著名品牌也相继登场象德国鹦鹉、施必快、荷兰新劲、日本洛克、美国PPG等。至1992年,世界最大的油漆制造商之一——杜邦的加盟,使中国汽车涂料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中国汽车涂料发展的初期,是以硝基漆和醇酸漆为主。在当时,中国汽车工并不发达,硝基漆与醇酸漆正是符合当时人们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进口漆的大量涌入,原有的硝基漆、醇酸漆已不再适应人们的生活品味,致使国产汽车漆陷入低谷。同进口漆相比,国产汽车漆在操作方式、耐久性、光泽度等诸多方面的弊端暴露得日趋明显。发展缓慢的国产汽车漆行业已经不能再适用当时的需求。到90年代中期,轿车、中高档面包车、大部分进口货车一直被进口汽车漆所垄断。
直至1994年,山东威海市望威油漆公司推出的“望威”牌2K低温烤漆,汽车漆开始向国产化迈进一大步,在这不定期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汽车低温烤漆的开始。1995年,相继推出具代表性的广东江门“银帆”漆、吉林长春“三禾”漆,至此国产汽车漆行业开始了长足的发展。短短4年,已出现了近百家专业生产汽车漆的企业,且产品质量趋于稳定,在市场上也逐步拥有了一定的份额。
在21世纪,我们应该认真回顾国产汽车漆的发展历程,将国产汽车漆的发展引向一个正轨,以下主要从国产漆与进口漆的差距与优势加以分析:
1、国产汽车漆与进口品牌的差距
(1)汽车涂料产品结构的差距: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性,使我国的汽车涂料工业起步晚,发展慢。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出现了不少国产烤漆系列,但各类品牌的国产漆存在着颜色不持久、耐腐蚀性差,并且多数为调和漆。
(2)汽车涂料工业规模效益的差距:我国的汽车涂料生产工业还处在萌芽状态。小工厂较多,没有形成集团化。在21世纪的涂料领域里,市场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质量与服务上,这就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实力。中国的小型化企业势必面临着一种危机。
(3)生产商服务质量的差距:生产商做为汽车漆的生产者,不仅要提供先进的产品,还要提供售前售后的服务。国外一些知名品牌如ICI、PPG、杜邦等进入中国市场时,先后在中国建立了上百家培训中心。不仅推销自己的产品,同时培训了使用剖新品种的技巧。在这一点上,国产汽车漆制造商明显欠缺。
(4)科技开发能力的差距:近年来由于国产汽车漆制造商的分散化经营,使得汽车漆的开发与研制举步维艰。高额的科研费用及落后的生产水平、严重制约着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在低谷污染、环保型的易溶高固体成份涂料的开发方面,国产汽车漆要落后于进口漆。
2、国产汽车漆的优势
尽管国产汽车漆起步较晚,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已愈来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价格方面成本低,市场价位低。由于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及短途运输费用投入,使国产漆在价格上仅为同类的进口漆价格的30%~50%,拥有绝对的优势。
(2)体贴源充足,极少出现断货现象。进口漆受海运、报关等方面的影响,有时会出现缺货、断货现象;而国产漆则不同,凡是已开发出来的产品,基本上不会出现断货现象。这是所有国内经销商与用户特别关注的
(3)替代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国产漆的开发一直以替代进口品牌或部分品种为主要上目标,借此来打开销售渠道。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汽车漆工业的发展现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在产品结构、企业规模、服务质量、科技水平等方面着手,逐步缩小与国际汽车漆行业的差距。在看到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相信在21世纪,国产汽车漆一定会像汽车一样,逐渐替代进口的主导地位,成为我国汽车漆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