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建材:联合重组构建新格局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
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会进一步促进我国水泥行业形成以大集团主导区域市场的新格局,水泥行业也会像钢铁等行业一样,在联合重组过程中,形成对行业有主导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而引导我国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水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宋志平
2006年3月23日,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其水泥产能1100万吨。
2006年7月1日,中国建材收购海螺集团在徐州的国内单产最大的日产万吨水泥线,拉开了水泥业务联合重组的大幕。
2007年开始,中国建材锁定南方区域推进联合重组,成立区域龙头企业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同时,在淮海区域推进中国联合水泥公司的快速成长。至2008年年底,中国建材的水泥产能达到1.2亿吨,位居全国前列。
2009年3月6日,中国建材联合辽源金刚水泥、弘毅投资共同出资设立北方水泥有限公司。
加快水泥行业联合重组步伐
2006年年底至2007年年初,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邀请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等业内资深专家,与公司管理团队一起,深入一些经济发达但水泥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结构调整迫切的省份和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水泥行业的发展必须迈过联合重组这道坎。
记者:中国建材是综合性的建材企业,为什么会选择水泥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
宋志平:水泥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物资,是基本建设的“粮食”,占建材行业70%的份额,作为建材企业当然要关注水泥。
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提高集中度,二是用先进的生产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在国外,水泥是技术门槛高、专业化极强的重资产投资的产业,制造者是为数不多的知名大公司,如世界水泥巨头拉法基、豪西蒙年产量均过亿吨,各占海外产量的约10%。而在中国却正好相反,去年13.88亿吨的产量由5000家企业完成,而前10家大企业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1%,集中度很低,亟须大企业的整合。
记者:为什么要采取联合重组的发展模式?
宋志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业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水泥产业政策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推动大型企业进行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和竞争力。
中国的水泥行业发展到现在,产能规模已经足够大,但是大而不强,企业规模小,生产过度分散,必须提高集中度,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中国建材原来在南方1吨水泥也没有,一年之间就做到了近1亿吨,不是靠简单地增加产能,而是在总规模平衡的情况下,把分散的水泥企业联合起来,淘汰落后产能、带动行业结构升级,走了一条靠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的成长道路。
记者:为什么国有资本要进入竞争已经很充分的水泥行业,而不是民营资本和外资来引领联合重组?
宋志平:水泥行业较长时间以来的过度竞争,影响了这个行业的结构调整。前面已经说过,水泥工业是重资产行业,民营企业要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整合,力量还不够。水泥是一个高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的产业,而且是有一定运输距离限制的“短腿产品”。况且我国的水泥生产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提升,我们也并不缺乏资金,没有以市场换取技术和资金的必要性,因此没有必要依赖外资重组水泥行业。
更重要的是,一个行业是或者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是动态变化的。水泥行业目前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符合重要性和关键性原则。水泥既是基础建设的重要原料,也是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产品。行业的联合重组是减少过度竞争、实现市场良性化的最好办法。
用市场化的方法完成重组
宋志平永远忘不了位于杭州西湖边上汪庄的那个茶楼。2007年3月,他邀来浙江水泥协会会长李辛龙及浙江4家最大水泥企业的老总齐聚汪庄饮茶。几个人从早晨直到晚霞满天,几乎喝了整整一天茶。正是这一天,浙江省举足轻重的4家水泥企业决定与中国建材进行联合重组。4家企业大旗一举,占浙江区域几乎半壁江山的几十家水泥企业也随之联合在了一起。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浙江4家企业乃至当时更多的水泥企业愿意完成这场联合重组?
宋志平:市场内在的发展要求与我们主导的推动是这场重组成功的前提。在拥有共识的前提下,中国建材市场化的重组方式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
这场联合重组自始至终得到国资委的支持,发改委、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也积极与地方协调。地方政府对当地水泥企业重组、提高集中度的态度也很明确,非常支持中央企业来做这件事。我们的联合重组是在政府支持下,主要靠市场方式完成的。
记者:具体讲一下,是怎样的市场化重组?
宋志平:中国建材的收购原则是以市场公平的价格为前提,创造一个平台,给大家机会。某家企业被我们重组,原股东或者企业老总还能保留一部分股份。原来恶性竞争下100%的股权未必有盈利,经过联合重组价格理性后,留下的25%股权反而有很好的盈利。这种“以我为主”的联合,同时留给大家机会,实现共赢,是我们市场化重组战略的关键。(来源:中国建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