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4.56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央行昨日发布的第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公告显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适度宽松。
上周六,央行公布的一季度信贷数据显示,当季新增贷款达到4.56万亿元的天量,占全年5万亿元目标的90%以上。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实现同比25.51%的增幅,延续了1月份以来的高增长态势。由于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市场担心央行会为防通胀而点刹信贷油门。
不过,央行很快打消了这部分人的担心。“当前,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央行明确表示,下一阶段将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一个季度的数据回暖,不足以说明经济已经出现了趋势性反转。因此,保持现有货币政策取向不变是合理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尽管今年年中之前货币信贷闸门不会关紧,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进行波段微调是必然的。受此影响,央行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点可能推后到三季度,且会伴随着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频繁使用。
事实上,央行已经逐步加大了资金回笼的力度。一季度实现净回笼现金473亿元,同比多回笼785亿元。
而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鄂永健则认为,今日下午即将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和工业增加值数据,将对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都比较乐观的话,那近期就不会出现太大动作。”
目前,对于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市场普遍有几方面担心:一是信贷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二是贷款质量是否能保证,三是能否真正投向实体经济。对此,多数专家均认为,尽管央行明确表示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但这种单季超过4.5万亿元的信贷激增很难持续。
“那不会持续的。从过去许多年看,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商业银行都倾向于早放款,第一季度多放,全年收息的时间就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称。
虽然3月份信贷数据中票据融资的占比出现了显著下降,但市场仍担心目前贷款项目主要流入国有大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不缺资金,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此外,新增流动性除了有向国有部分出现过度倾斜以外,还存在被虚拟经济(股市、债市)吸收的可能。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在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发言认为,过度释放的流动性可能被虚拟经济吸收,从而埋下通胀隐患,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对此具有充分的前瞻性。
“未来贷款质量值得监管部门关注。”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目前贷款质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经济回暖、企业用资需求的增加,今后须对不良贷款予以警惕。
央行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例会公告中,央行不仅重申“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还首次提出了“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问题”。
由于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不会改变,业界普遍认为A股仍将上演资金推动型行情。不过,鲁政委提醒道,虽然这对股市而言是一大利好,但不排除降存款储备金率等政策预期对这一利好的冲淡效应。此外,由于尚无法判断是否有新增信贷资金违规入市,投资者需要时刻提醒由此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来源: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