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钢协统计,中国72家大中型钢企3月都在减产,但是其他中小型钢厂仍在增产,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要利用倒逼机制加快产业调整。
据上海证券报4月23日报道,据中钢协统计,3月份中钢协72家会员企业都在减产,但是其他企业仍在增产。会员企业日产钢从114万降到111万吨,但非会员的地方小企业从日产钢从29万吨上升到34万吨。3月份减产10%以上的有北京、广东、山西等地,而3月河北地区增产325万吨,占全国新增产量近5成。河北省在中钢协的会员企业只有13家,产量只占河北的51%。目前国内1.24亿吨地方中小企业钢产量中,河北占一半。
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产业调整,重点是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这需要政府做大量工作,严肃法纪,光靠行业自律不行,中小企业不会参与自律,即使大企业限产使价格回升,仍然有中小企业闲置产能投入生产。
目前,宝钢、武钢、鞍钢等大企业都赞成减产,但在面临进口冲击,价格回升后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的形势下,吴溪淳认为这是淘汰落后产能付出代价的时候。他指出,国外对钢铁产调整及淘汰的做法有三条:一是英国模式,将所有钢厂国有化,进行结构调整,再私有化和上市;二是德国模式,即继续生存经营的企业给予淘汰关停企业补贴;三是日本模式,通过进口铁矿限制重组钢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