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铝注资力拓被否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一直忐忑的心终于可以放下。
6月11日,在OZ矿业有限公司(OZMineralsLimited)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超过91%的股东对五矿调整后的收购方案予以支持。至此,五矿将以支付13.86亿美元对价的方式,收购这家澳大利亚第三大多金属矿业公司旗下Sepon、GoldenGrove、Century、Rosebery、Avebury、DugaldRiver、HighLake、IzokLake,以及其他处于勘探和开发阶段的资产。
虽然五矿没有重蹈中铝的覆辙,但是13.86亿元OZ矿业和195亿的力拓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况且,五矿为了通过澳大利亚政府的审批,放弃了OZ矿业最优质的、占其总估值的一半以上的ProminentHill铜金矿资产,还为了打败两个投行竞价搅局、赢得股东支持,在投票的前一晚提价15%即1.8亿美元。因此,从单纯的并购案来看,五矿的这笔交易只能算是“没有失败”。
无疑,金融海啸下全球矿业陷入经营困境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巨大机遇,中国企业海外矿业并购的春天已经来临。可是对于没有经验的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如何走的好不摔跤成了一个崭新的课题。根据麦肯锡的一项最新研究数据,在过去20年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以失败告终。
兰格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琳表示,首先要肯定的是,现在正是走出去进行矿产资源并购的良机,但是“船未造好,贸然出海,必有危机”。她认为,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是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外汇支持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而劣势就是目标考察能力、谈判能力、应变能力、事后整合能力和企业自身管理水平都很薄弱,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对外国公司并购本国公司健全的法律和法案保护,特别是涉及到能源、安全等设立了大量壁垒的前提下,这些能力的缺失根本不足以配合并购案顺利完成,因此跨国并购的进程就不是像中国企业预想的顺利,而变得困难重重。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党委书记王燕国5月底在“2009年第三届中国矿业投融资暨走出去高峰论坛”上表示,为了贯彻中央走出去的战略,务实的推动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近期国土资源部配合商务部有关部委,对如何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走出去企业的资质审核备案制度,开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矿业企业境外勘察并购现状及应对策略的调研等等。
显然,在“走出去”政策大旗飞扬的同时,中国企业更应该做的是,总结失败教训,虚心学习日韩企业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出适合自己的并购步骤及并购应对策略,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国际市场对中国收购的抵触情绪和被收购企业的背信弃义。
早在08年中铝128.5亿美元收购力拓9%股份,以阻止两拓合并的时候,金属及矿业资深分析师查尔斯?布拉德福(CharlesA.Bradford)就指出“中国有更佳选择”。他认为,如果中国最终目的是获得更便宜、更长久的能源资源,唯一的方法是创造新的供应。
在创造新的供应方面,中国可以作为的空间很大。
首先,技术上讲中国的铁矿石确实质量不高,但可以尝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这点巴西的高品位铁矿石就特别有帮助--将其和中国本地的铁矿石一起混合冶炼,就可以提高利用率,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就相对逊色。这就提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不可忽视,还可以放大视野,扎堆的入主澳大利亚矿企势必会引起当地政府的恐慌,巴西、非洲等其他地区亦有潜力可以挖掘。
其次,查尔斯.布拉德福认为中国应该学习日本的海外能源资源投资经验,即必须要取得董事会席位,这个用意不在于公司的控制权,而是获得公司运营的内部信息。日本企业需要进口所有的铁矿石和煤炭,所以很早就通过并购取得了海外资源供应商的股份,因此在价格谈判的时候,日本比其他人更了解真实的成本等内部信息,也就更容易作出应变。
从中铝的案例来看,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如果一个并购案仅仅只是股份方面买卖,而没有相应经营方面的参与权,那么这笔交易就不划算。中铝总经理熊维平就坦言,交易失败主要是双方最终没能在“董事会席位”上与力拓达成一致,中铝的要求是“作为力拓的最大股东,有权提名两位非执行董事,进入力拓由15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另一方面,董事会席位也正是被投资企业最谨慎的一点,是并购案中最敏感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实施中的细节问题也值得关注,张琳表示,首先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不透明的关系很容易导致并购案遭到反对,应努力让国际市场认为我方的并购是处于商业目的,而非政治动向;企业还需要强化公关能力,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积累大批优秀的并购交易和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发挥国际中介机构在海外并购中的作用等等。
最后,风险问题不得不提。王燕国就告诫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到境外投资的策略及潜在风险、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更要警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问题。查尔斯?布拉德福则建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要把握分寸,日本企业曾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热衷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