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调整7大产业发展思路 推进高原新型工业化进程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9-7-13 9:11:30  兰格钢铁
    青海省政府日前正式批转由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提交的《青海省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等包括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钢铁、轻工业以及纺织业7大产业在内的发展规划,拟定未来三年将以“背靠资源、面向市场、横向做大、纵向延伸”为基本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构建以能矿资源和特色优势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特色新型工业体系。这一思路的转变不仅有利于推动这个“资源富省”向“工业强省”转变,而且也将为整个青藏高原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7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立足于青海资源富集的最大优势和现有工业产业存量基础,从资源环境、产业布局、产业链结构、技术开发以及产业规模等方面确立了以柴达木盆地和青海东部地区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带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青海的比较资源优势将会日益突出,青海工业的后发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投资处处长乔弘志说。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目前境内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达105种,占全国探明有储量矿产153种的686%,其潜在价值高达178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5。但是,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资源大省”长期以来难以摘掉“经济小省”和“贫穷、落后”的帽子。

    从1998年开始,青海省根据自身优势不断调整工业结构,逐步确立了“大力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和积极发展冶金、建材、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并对轻纺、机械化工业进行战略改组,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发展思路。

    伴随着产业调整的不断深化,2000年以后,青海规模以上工业连续9年以年均20%的增速保持快速增长。在2008年后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当年青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388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5倍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金融危机的逆境中仍然完成工业增加值19791亿元,保持了62%的增速。

    10年的持续结构调整使得青海的特色工业体系日渐清晰,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为核心,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投资这片热土。青海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青海省的大中型企业已经达到78家。以青藏铁路为纽带,西宁—德令哈—格尔木新型工业带已经成为青藏高原经济开发的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和冶金等特色优势产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和盐湖综合开发利用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小松介绍,在政府部门开发盐湖资源倾斜政策的支持下,盐湖集团于2005年以来先后开始实施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和二期项目,截至目前,两期项目已完成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区域建立起了完善的化工工业体系。

    事实上,由青海盐湖集团实施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只是近年来青海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平衡产业链的一个缩影。如果仔细来梳理一下这几年青海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不难发现,这个资源大省的“工业强省”之梦并非空中楼阁。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青海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超过了100个,其中包括青海盐湖集团100万吨钾肥项目、青海中信国安2万吨碳酸锂项目、青海碱业德令哈90万吨纯碱项目、桥头铝电30万吨电解铝项目和庆华集团100万吨煤化工、西钢100万吨生产线、亚洲硅业千吨级多晶硅等项目,工业投资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仅2009年确定的64项重点项目就涉及建设资金843亿元。这些工业项目涉及青海优势资源的方方面面,相继建成投产后将成为青海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但是,由于受资源环境的限制和工业发展水平的制约,青海工业经济粗加工、低水平和高载能、循环利用率低的特点还非常突出。

    今年上半年,在工业经济运行部门多项措施的扶持下,面对久久难以消散的金融危机阴影,青海工业经济尽管仍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但是,从提高幅度来看,相对于之前几年持续的快速增长而言,可以说,青海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

    7大产业规划针对目前青海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家振兴十大产业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仍然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将来青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主线,提出了以控制总量、循环发展为重点,加强资源开发和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完善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

    根据7大产业规划,未来3年,在化工产业方面,青海将以氯的平衡和硫酸的平衡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发展钾、钠、镁、锂、锶、硼为主线的产业链,并通过加快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的有机结合,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以盐湖化工为主体、其他相关产业为支撑的化工产业集群;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将本着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优化布局的基本原则,着力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形成以铝、铜、铅、锌等金属的冶炼及延伸加工为主的高技术、多品种、低消耗、高产出的有色金属产业展新格局。

    钢铁工业将主要依托境内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丰富的铁矿资源及现有的钢铁产业技术和人才等基础,加快建设百万吨不锈钢生产基地,并适度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做专、做精、做强特钢产业;新材料产业则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青海在电力、能源上的比较优势,以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和化工材料为主要发展方向,力争到2011年实现50亿元以上的产值。同时,充分利用在特钢和新材料方面的产业优势资源和装备制造业的存量基础,重点支持以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环卫设备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使装备制造行业在2011年实现60亿元以上的工业增加值。

    此外,在轻工业和纺织工业方面,今后3年青海将拓展区域特色农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藏药和藏毯、民族服饰以及民族宗教用品等行业,力图在3年内使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的产值分别达到55亿元和20亿元以上。

    “与以往不同,这次出台的7大产业实施意见,综合考虑了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对众多行业发展规划都遵循一个总量控制的原则,力求实现产业平衡,比如,钾肥的生产规模将控制在400万吨,碳酸锂的生产能力就控制在4万吨。”乔弘志说。

    乔弘志认为,随着7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付诸实施,青海工业产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体系之间的平衡水平将会更加合理,同时,在横向扩大工业规模的基础上,纵向产业链也将不断延伸,从而有效提升青海工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保持可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来源:新华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