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7月28日消息,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高级顾问白立新日前表示,就整个制造行业来讲,生产环节只会享受20%的利润,品牌会占30%利润,而分销以及渠道将占整个行业利润的50%,这一定律已经经过近百年验证。
白立新认为,对于中国任何一家要走向国际化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看清天下大势:中国的大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而在过去的30余年时间内,有一次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还有一个对如今电子行业影响深远的产业转型,在这种转移和转型中,孕育了众多行业巨头,当然,亦伴随昔日明星企业陨落:
所谓大的产业转移即全球制造业的大转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基本完成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更新,正面临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时候,恰逢中国打开国门,也诞生了为世人称道的“中国制造”,海尔、长虹、美的、联想、华为等众多企业因此而崛起。
而随后开启的从模拟向数字转型的数字化革命,促使电子产业重新进行势力划分:诺基亚、三星、LG因此执行业牛耳,索尼和柯达因稍慢一拍而被后来者抛至身后。尤其是柯达,这家传统的影像巨头早在1984年就预言照相机将在2000年左右进入数码时代,并在当时率先开发出数码照相机,不过柯达同时认为由于数码照相机价格昂贵(在1万美元左右),2000年的时候自己再进入不迟。柯达很有眼光,2000年数码相机的确进入普及,但柯达进入的时机已晚,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柯达被日韩企业抛至身后。
在白立新看来,在这种转移和转型中,中国家电行业同样也孕育了巨大的市场机会,那就是“金色的渠道”。
白立新称,科特勒曾说整个制造业生产环节只会享受20%的利润,品牌会享受30%,而分销及渠道将占有50%的利润,这个定律无论是在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还是这次金融危机同样适用,当然家电行业概莫能外。
白立新表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来说也迎来了一个转折——中国将从世界的制造中心转变为世界的一个消费市场,对于惯于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谁能最快转型谁就可能成为最快的赢家,而在这种转折中,中国家电流通企业的前景最被看好:因为诸如海尔这样处在充分竞争的行业中的企业,千亿规模是一天花板,“再往后走很困难”。
可对于流通企业来说,未来10年将有数亿农民进城,仅进城的农民就将造就一个巨大消费市场,“不是1千亿,而是数千亿”,大规模的城镇化只有今日的中国才有,也只有中国的家电零售市场才能维持持续的高增长。
至于谁才能分食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白立新的答案是那些拥有制胜商业模式的企业: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如何尽快编织一张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至关重要,而实践表明,只有那些前台足够简单,但后台功能强大的运营模式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他认为,家电零售企业要扩张销售网络,难点在于网络的可复制性,用标准化的体系来应对高速开店对系统的要求,至于门店的管理者,“不需要天才,能力适中即可”。
白立新最后表示,中国家电零售企业高速扩张离不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企业较为健全的信息化建设为家电连锁企业高速扩张提供了可能,在全国市场复制成功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