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12日结束的例行货币政策会议,将最近两周的全球密集议息推向高潮。不难看出,在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已见底、但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的情况下,保持货币政策的宽松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旋律。
进入8月份不到两周,已有澳大利亚、英国、欧元区、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印尼等近十个经济体的央行召开了例会。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选择了保持利率在历史低位不变,同时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当然要数美联储。在上个月的国会听证中,伯南克已明确表示,当前政策重心仍是刺激增长,因此利率维持在超低水平的时间会比预期更长。目前业界的普遍预期是,美联储最早可能要到明年年中前后才会启动加息。
在少数经济形势更严峻的国家,当局甚至进一步扩大了量化宽松的规模。比如英国央行上周就意外宣布,将现有债券收购的规模增加500亿英镑。
相比发达经济体,启动降息较晚的不少发展中国家仍在高举降息大旗。印尼、俄罗斯、罗马尼亚和捷克等国家过去几天都宣布下调基准利率。
不过,经济学家也注意到,相比上半年,未来几个月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的趋势会更加明显。随着资产价格持续飙升,货币当局也不得不开始将未来通胀和通胀预期纳入考虑。就发达经济体总体而言,短期内货币当局虽仍会按兵不动,但下一步的政策取向已明显偏向紧缩。
事实上,为了打压市场的通胀预期,不少央行已就“退出策略”发出了明确信号。比如,此前一直慎言“退出”的美联储,最近一两个月已多次公开阐述其撤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策略,伯南克上月甚至列出了五大退出措施。即便不马上加息,当局预计也会逐步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比如国债收购。
在澳大利亚和韩国等有望较早复苏的经济体,当局已经开启了加息的话题。有分析师预计,这两国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就启动加息。
通缩风险再度隐现日韩央行按兵不动
日本央行11日如期宣布,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水平不变本报传真图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继续保持流动性充沛对股市形成强有力支撑
日本和韩国央行昨日双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历史低位不变,并且均未公布进一步的宽松政策举措。分析师认为,各央行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股市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经济形势停止恶化
经过为期两天的例行会议,日本央行11日如期宣布,继续将基准的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0.1%的水平不变。日本央行去年10月将利率从0.5%降至0.3%,去年12月进一步降至0.1%,并维持这一水平至今。
在会后声明中,央行表示,日本经济已“停止恶化”,这一判断与前一月相同。同时,企业投资“大幅下降”,而家庭消费“在就业和收入情况不佳的背景下持续低迷”。
央行还维持了对经济的月度评估,称得益于出口和工业生产回升,经济活动“近期已有所回暖”,但依然较为艰难。央行还重申了2009财政年度后半段日本经济将开始复苏的预期。
另外,当局并未在本周会议上推出任何新的措施。在7月份的前一次例会上,日本央行宣布,将原本到9月份到期的多项紧急融资措施延长3个月,至今年年底。
声明还说,日本经济景气对最终需求动向的依赖性很大。随着海外经济和国际金融资本市场恢复,再加上国内财政金融政策产生效果,日本经济也将出现好转。声明认为,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企业的中长期增长预期以及国内的金融环境等,仍是影响日本经济景气的重要因素。
日本央行同时也表达了对近期消费者价格下降的谨慎态度。当局指出,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加速下滑。6月份,日本扣除生鲜食品的CPI下跌1.7%,创下历来最大跌幅。
在昨天的讲话中,日本央行总裁白川方明特别强调了通缩的风险。白川在记者会上表示,央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未来的物价走势,警惕物价加速下跌。他说,由于经济迅速下滑,物价的跌势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结束。
韩国最早11月加息
同样在昨天,韩国央行也公布了最新利率决策。当局毫无悬念地宣布,连续第六个月维持基准利率在2%的历史低点不变。从去年10月份开始,韩国央行累计降息325基点。
央行表示,目前经济复苏力度还比较弱,再加上物价比较稳定,因此央行决定继续维持利率水平不变。
韩国央行总裁李成太昨日警告说,近期市场利率上升较快。不过他也指出,央行不会立即转变宽松政策立场。
世行曾表示,韩国可能是经合组织经济体中最先复苏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可能率先转入紧缩周期。汤森路透的最新调查显示,韩国央行可能在明年初开始转入加息。受访的12位分析师中,有11位预期央行将在明年6月前开始加息,不过也有三位认为最早可能在今年11月就加息。
道琼斯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韩国央行可能需要在明年第一季度加息,以遏制通货膨胀预期和吸收过剩的流动性。
对股市形成强支撑
在各国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指引下,全球股市在今年3月触及低点以后屡创新高。道琼斯指数已经反弹45%,而标准普尔指数已经触及10个月的高点。
追踪基金的研究机构EPFRGlobal日前表示,投资者在截至8月5日的当周内向全球股票基金投入95.6亿美元资金,创下本年度来最高单周流入水平。数据显示,自从今年1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以来,全球股票基金市场持续表现为资金正流入。
分析师认为,股票基金的资金正流入与全球各央行纷纷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相吻合,因此各央行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目前的全球股市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通缩现阶段并非典型现象
分析人士注意到,从近期全球主要央行传递出的信息看,在经济出现初步企稳迹象,但持续复苏前景依然不明的背景下,货币当局纷纷采取了保持现状的观望策略。不过,类似日本面临的通缩压力并非典型现象,对多数央行而言,下一步的最大威胁来自不断增强的通胀预期。
与担心通缩加剧的日本不同,美联储和其他一些央行现阶段面临的更大威胁来自未来的通胀压力:如果当局不能及时启动退出策略,将过剩流动性从经济体体系中抽走,恶性通胀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在当地时间12日结束的例会上,美联储可能会重申对未来退出策略的规划,以打消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不少分析师还预计,央行在本次会议上可能决定,按期在9月底终止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国债收购计划。
而作为本轮危机中少数躲过衰退的发达经济体之一,澳大利亚也在上周正式转入中性货币政策,不再表示未来“还有进一步降息空间”。经济学家普遍预计,最早在年内,澳大利亚央行将启动加息。澳国库部长斯万周二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从低迷中复苏,澳大利亚最终将同全球其他国家一起上调利率。
中国昨日公布了仍为负数的CPI数据,7月份中国CPI同比再降1.8%。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孙明春昨日表示,尽管有迹象表明经济强劲复苏而且流动性状况极其宽松,但长时间的通缩以及更低的通胀预期降低了政策紧缩的可能性。
不过,机构似乎也并不担心中国有通缩的风险。野村的报告称,由于商务部监测并公布的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在去年7月份见顶,且在过去三个月里开始呈月环比上涨之势,该行认为中国的PPI可能已在7月份触底。
渣打银行昨日的报告则指出,CPI是一项滞后指标,如果按环比计算,中国的物价从3月份开始就已停止下降。到了7月份,CPI和PPI都已基本持平,预计CPI同比升幅会在11月份前后回到正数。总体上,通胀预期已有所上升。
即便是在日本,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应逐渐显现,日本经济也已开始有好转迹象。日本内阁府1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得益于当局推出的25万亿日元(约2620亿美元)经济刺激,日本的消费者信心在6月份出现连续第七个月攀升。
分析师预计,下周的一份官方报告将显示,日本经济可能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增长3.9%,从而结束连续四个季度的萎缩。(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