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戏份太重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9-8-27 15:41:11  兰格钢铁
    一、地方力推,钢铁业重组快步前行

    2009年,中国钢铁业整合力度加大,国家推出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后,各省相继出台调整振兴规划。4月下旬,山西省提出,2011年省内钢铁企业数量由200多家减少到50家,到2015年控制到10家。4月22日,钢铁业相对较弱的江西省也提出规划,重组后的新余钢铁产能目标直指一千万吨。

    2009年,中国钢铁产业格局注定要有大变化。在各省掀起的整合小厂、造大厂运动中,将有一批大厂站起来。但也就在“运动”般的重组中,市场化运作更多被政府行政干预所取代,而且和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积极性更高,简直热情如火。在这场运动中,地方钢厂就是地方政府手中棋子,比较典型如山东钢铁集团的组建,莱钢、济钢两位主角在合并前夜,竟然还不知情。而河北省力推的河北钢铁集团,唐邯钢合并,规模超过宝钢,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横空出世,但成立后钢协竟不知情,媒体也知之甚少。由此可见,地方钢企重组,各省政府动作之快、决心之大、力度之强。

    正是有了地方政府大刀阔斧般的改革,中国钢铁产业改革可谓进展神速,2008年十大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产钢总量的42.5%。较上年提高5.71个百分点。按照目前发展,2009年,钢铁产业集中度提高速度将超过上年,各大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将都居于世界前列。

    二、中国钢企要做大,更要做强

    钢企重组,做大是正确方向,但做大不是唯一目标。我们需要大的钢厂,但我们更需要强的钢厂。“做大做强”,重在做强。

    中央、地方利益博弈,成为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顽疾。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需求大国。中国钢铁产业,各省为战,这阻碍了中国钢铁产业由大变强。中央政府力推三大企业,细则中明确提出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集团的带动作用,要求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5000万吨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若干个1000万~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集团。

    而留给地方政府空间的就在后面提到的“若干个大型钢铁集团”,数字不详,给地方政府无限遐想。怕本地企业被淘汰,本地经济受损失,或者说本地税源流失,地方政府便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本地扩张。山东、河北、山西以及天津等,通过行政指令将地方国资控制的数家钢铁企业合而为一。与此同时,钢铁产业“对外开放大门”关的更紧了,邯宝合作终止,让宝钢渤海湾梦醒;首唐合作,分歧亦颇多。

    三、行政化重组,慎之又慎

    中国存在很多企业行政重组不成功案例。曾被誉为最好航空公司——东方航空,2002年前后大手笔兼并了5家航空公司,但有3家收购过程中存在浓厚行政色彩。东航也很快尝到苦果,兼并重组增加了东航的财务负担,同时也延缓了东航企业转制。结果,2006年东航亏损27.8亿元,负债率高达93.7%,成为三大航空公司中惟一亏损的企业。

    当前地方钢企能加快重组,应归功于地方政府。那之后呢?或不远的将来,钢厂出现问题,我们该如何?企业生病,政府开方,这个存在多年的中国国企改革问题,将可能为中国钢企发展留下隐患。

    首先,企业之间融合存在问题,组而不合。强压之下,多重利益团体貌合神离,企业在人事、采购、销售等多方面难以理清头绪,留下隐患。始于2005年的鞍本钢铁重组,至今仍未达到其重组目标。

    重压之下的企业重组,也是企业文化的破坏。发展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同。在行政命令下,也没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其自身意愿不高。这样,就造成产品、销售方式等方面差异大的企业间难以融合,企业运作成本反而增加。

    我们思考一下,在重组中,企业、各级政府该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地方政府是否考虑不要越俎代庖,代为包办,应该让市场化发挥更大作用,从经济上支持重组,不搞地域界限。而中央政府是否应该考虑税制改革,支持企业重组,变重组的阻力为动力,使得各地政府能以开放心态,既鼓励企业走出去,也能请企业进来。千万不要让全国范围的钢铁产业重组变成了各省跑马占地的怪现状。(资料来源:经济观察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