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报道 9月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292元,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6.83关口盘桓3个多月后,首度开盘升至6.82关位。
近段时间以来,不仅人民币兑美元持续上升,澳元、欧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美元明显走弱。而受到美元走软因素的刺激,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同时黄金价格更是一度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的重要关口。
资产泡沫令人担忧
今年以来,市场普遍看跌美元,而美元的弱化也带来了国际商品市场的强劲走势,同时引发着市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忧虑。
“从短期来看,美元兑主要货币仍会继续走软。不过,由于中国出口的压力仍比较大,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6.8250的可能性比较小。海外NDF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会增加,但是人民币的现货交易不会出现大幅升值的情况。”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济师李炜指出。
他同时认为,目前市场上对通胀的预期是一种过度的担忧。“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出现了超预期的复苏,但其实幅度并不大,这只是一个建立在相当糟糕基础上的上升。而且金融市场不太可能过于脱离实体经济,所以商品市场不太可能会出现大的上涨行情。在明年上半年之前,都不太可能出现通胀。”
不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表示:“其实整个国际市场一直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流动性开始从美国国债市场大量涌入到商品市场,而这很可能带来通胀的高企,资产泡沫不得不令人担忧。”
“而对于中国来讲,美元的走软势必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这将很可能引发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孙立坚指出。
退出仍不到时候
全球经济进入第二季度以来逐步呈现复苏的迹象,目前更是以超预期的加速在回暖。同时,近期各国陆续出台的经济数据更逐步抬升了市场的乐观情绪。而经济数据的向好,以及对通胀预期的逐渐高涨,引发了各国政府领导开始对政府退出经济刺激机制问题的思考,这一话题更将成为即将召开的匹兹堡G20峰会的热点之一而被广泛讨论。
“显然,目前市场对经济状况过于乐观了。截至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基本面还是比较脆弱的,经济根本还没找到能够脱离政府支持而独立增长的动能,仍然需要不断的刺激性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复原。” 李炜直言道,“我们可以讨论关于政府的退出问题,这种讨论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的走势,然而真正的退出时机还远远没有到来。”
孙立坚则指出:“目前,各国政府的境遇相当尴尬。一方面,市场上货币流动性过剩而导致资金重新布局,更是进一步推涨了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出现实质的好转,这从欧美银行业信贷仍停滞不前的现象就可见一斑。”
而从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来看,中国政府刺激力度可谓独一无二,上半年高达7.37万亿元的天量新增信贷就是最好的佐证。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好转,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出现动态微调。
“目前,中国绝对不适宜采取让货币政策掉头、财政政策收紧的手段,经济的复苏仍需政府的扶持。不过,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却是必须的,因为尽管我们仍不能减少资金的输入,但是必须进行资金的疏导。”孙立坚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