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 近日,14位房地产界专家联名上书国土资源部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议进行二次房改,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个消息再次将“24号文”出台后仍然存在的“夹心层”住房难题推到了前台。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2007年底出台的“24号文”已实施将近两年,但房价反而再次以更快的速度创下新高,说明了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宏新告诉本报记者,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也包括相关政策尚在推进实施过程中效果尚不明显的因素。
上海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指出,当前,有些人对保障性住房寄予厚望,认为其将是未来中国住宅供应的主流,另一些人则充满质疑,因为当前在运作层面上存在太多问题,其将阻碍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无论见解如何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保障性住房在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将相比以前更加重要。
地方政府眼中的住房保障
对民生问题极为关注的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了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
担负住房保障首要职责的,是各级地方政府。但是,恰恰是住房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各地方政府在落实住房保障任务时,不自觉地过于偏向商品房市场,注重政绩效应。
来自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的数据显示,2007年相关统计显示,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家财政用于保障房的(年度)投入资金不超80亿元,近几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实际供应只占到楼市5%左右,保障房市场的长期缺位一方面不利于楼市基部的稳固,另一方面社会公平问题日渐突出。
“很长时间里,财政对住房保障的投入少得可怜。”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指出,2007年起政府开始重视保障房建设,力图建设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核住宅体系。2008年这一方向继续保持,在各地住房新开工情况和保障房资金渠道解决上都体现出来。
邹毅坦言,房地产市场发展至今,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规模和产品质量始终无法和商品房市场相提并论,滞后的发展导致了如今商品房市场发展滞胀、城市财政及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重影响。当前,中国政府具备一定的财力,且拥有空前强烈的改善民生意愿。
只是,作为保障性住房推进和建设的主要角色——各地方政府,当从财政角度出发时,其对保障住房的态度依然微妙而摇摆。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指出,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相关体制政策不完善,包括地方财政体制、房地产产业发展规划等。“地方政府的难处也是明显的,保民生的保障住房建设需要庞大的财政支持,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只能寄希望于土地财政,也只有土地出让收益才能承担保障住房的巨大资金需求。”
一道答案很明显的难题
中房指数系统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主要是:保障性住房机制本身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保障性住房定位不清、限价房的价格定位问题、保障房的制度政策建设问题等等。
“需要继续探索住房保障的中国模式。”邹毅坦言,美国此轮次贷危机和欧洲的高福利经济政策结果显示出,过度市场化和过度的政府扶持,都不能非常有效地解决国民住房问题。探索适合中国自身发展模式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度体系,应着重从政府职能界定、管理控制、产品体系、实施主体、资金筹措与使用规范、金融创新与监管等方面综合考虑。
强化政府职能则被认为是首要核心。以北京为例,北京日前已成立了住房保障办公室,主要负责保障性住房的开发管理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实现住房保障的职能化和专业化,以行政手段解决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住房问题。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则在当前最迫切。
邹毅建议,我国要发展社会保障性住房,必须完善公共财政职能。
此外还需在完善住房保障法律、建立住房保障后续管理机制、优化建设模式等其他多个层面配合的条件下,尚在路上的中国住房体制改革,才能更进一步。
任重道远。新一轮房地产泡沫出现的2009年,房改再次被关注,14位房地产界专家联名上书建议二次房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