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巴马访华之际,中美贸易关系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前期,美欧对华频频发起反倾销攻势,涉及的领域涵盖轮胎、钢铁、铝箔、铜版纸、鞋类等。尽管全世界都担忧如若中美欧之间如果此时进行贸易战,对刚刚出现复苏萌芽的全球经济无异于一个重击,但是这场以“特保案”为开端的贸易纠纷并没有因中国的退让和被迫反制就此止住脚步,反而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亦加入到这场“摩擦”中,巴西、印度、墨西哥、阿根廷等新兴国家也参与了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尤以我国钢铁出口产品成为重灾区。
据统计,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今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
那么是什么促使贸易摩擦加剧呢?首先,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各国政府面临更多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诸多压力,这成为滋生贸易保护主义的温床;另外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国外生产企业因为处境艰难,担心失业率继续攀升,便将矛头对准外国厂商,因而采取贸易措施以缓解国内的诸多矛盾和压力。然而,贸易壁垒的高筑只能加剧各国间的紧张关系,不但不能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加深全球性的经济贸易萧条。
其次,最典型的是,在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后,中国随即宣布相应的还击措施,但现在看来,美国根本没有把中国的反制措施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而在奥巴马访华前期,美国对我国部分出口产品的“双反”更是高调出招。那么,选择此阶段对华贸易制裁的背后,只有一个合理解释,就是政治考虑,以贸易手段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在经济利益上让步,例如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加大谈判筹码以及面对2010年美国中期的选举等。当然,利用贸易摩擦来迫使人民币升值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手段。
再次,诱使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美国的过度消费三个方面。美国面临着一方面要救济、一方面要转型的任务。在已经意识到救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一波危机过去了,还有下一波会来,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长期来看,美欧等国家将会吸取此次金融危机教训,将不会一味的追求金融行业所带来的高利润,因为高利润会有高风险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伴随,后期将会加大、深化制造业的发展,很多产品不能仅靠进口来满足内需;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对稳定的就业职位,后期这些国家将会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重要时期。
那么,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国外环境,我国出口型产品的出路何在?特别是被长期列为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呢?
首先,任何国家均深知贸易保护主义是得不偿失的举措,但我国亦不可能一味的忍让,我们需要适度的贸易报复措施才能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扩展。因为从对付贸易保护主义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的话,反倒对那些实行贸易限制的国家是一种纵容。因而,9月12日在美国对我国轮胎实施特保案的之后;13日,中国商务部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当然无论是猪肉、大豆等农产品,还是中国手中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对有可能作为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筹码;再是,涉及贸易摩擦的国内企业应积极应诉,积极展开“公关”策略,在这些国家的媒体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其次,面对出口环境面临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扩大内需即转出口为内销成为首选。11月15日奥巴马持续4日访华,此次“胡奥会”中,“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中美双方再次达成共识。但声明归声明,行动归行动。美国商务部11月24日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总之,不能过高看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明,而我国应把依靠出口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化为扩大内需上来。譬如加大城镇建设、加速铁路等基础建设来拉动钢铁行业下游的用钢量。
再次,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在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之时,更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防范和化解风险。从长远来看,应抓住眼前的机遇进行转型,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大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把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来,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调整出口产业结构。例如屡遭“双反”摩擦的国内钢管产品,前三季度无缝管出口同比骤降47.28%,从进出口品种的结构上看,出口品种一般是低端油井管等,而进口则为一些高附加值的锅炉管等品种,从而钢管产品升级将是迫在眉睫。
从目前来看,未来一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仍将缓慢,贸易摩擦也会继续升级,且美欧等西方国家的政治特点和民众心态决定了以美国的“国货条款”为代表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极有可能长期持续,我国出口产品将会长期受到限制,国内企业做好长期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已经刻不容缓,尤以国内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较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