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工信部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其中对钢铁行业的产业布局、重组方向和产品定位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安排。根据该方案,明年中部地区将有大批钢企进入整合状态。
方案要点
中部地区钢铁企业在整合中的定位趋于明确第一梯队:武钢。定位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鼓励生产要素向其集中,支持武钢集团积极开展区域内和跨区域的联合重组”;第二梯队:马钢、太钢、华菱。定位于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支持其与省内外企业联合重组”;第三梯队:安钢、新钢。定位于被重组方,“鼓励其与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跨区域重组”。
差异化特色产品将是钢铁企业未来的核心价值来源方案强调中部钢铁厂应“重点发展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高牌号不锈钢、高速车轮轮箍、高档汽车面板、高强级管线板、高附加值油井管、高压锅炉管、核电用管及特厚板等产品”。
政府的钢铁产业指导思路自大而全向精品化、差异化的强调转变。我们预计具有先发优势,已在部分特色产品上形成自身竞争力的钢企将获得政府更多的资源支持(如更易获得新上项目的批准),未来市场将愈加偏好于拥有特色产品,在细分品种市场上获得垄断优势的钢铁企业。
钢铁产业布局偏好于建设沿江、海基地方案强调中部钢铁产业应“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加快布局调整,重点发展武钢、马钢沿江沿海钢铁基地,推进合钢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进一步巩固太钢、舞钢、华菱等特色钢铁基地地位,加快安钢、新钢等产业基地结构调整步伐。”依此判断武钢的防城港项目,乃至宝钢的湛江港项目恢复开工建设将是确定性事件。
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必将加大自工信部12月11日文件《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产能规模小于100万吨的钢铁企业将最终面临兼并重组或淘汰”之后,此方案重复强调落后产能将按期淘汰的论调,延续“全面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的转炉和电炉”的淘汰标准。
评论
2010年钢铁行业的惊喜更有可能来自于供给面如果说2009年资本市场的兴奋点更多来自于政府意志主导下四万亿投资所牵发的投资机会,我们对2010年钢铁行业投资策略的把握将更多着眼于政府意志推动的企业间整合机遇与落后产能退出带来的供求关系的整体性改善。
寻找“圈地运动”的胜利者依我们的理解,钢铁企业的并购等同于产业资源的重新划分与占领。产业资源可分为冶炼生产线资源、矿山资源、区域市场资源、特色品种对应的细分市场资源4个层面。
我们并不认同简单的规模叠加就可自然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我们希望更为耐心的寻找占取到优异资源的企业,而对于被迫肩负起需规划整合大量落后资源任务的企业,即便获得了规模的提升,也属于需回避的投资品种。
投资机会依据我们上述逻辑,此次方案由于只停留在指导性意见层面,对我们挑选具体的投资品种尚显线索不足。
我们依据此方案看好确定性成为被并购对象的新钢、安钢,并判断宝钢集团因符合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跨区域集团两条标准,而更有可能成为整合者。
我们之前判断新钢公司2010年投产的的冷热轧薄板项目盈利能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宝钢集团的入主将给予新钢薄板项目切实的技术与销售支持;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安钢的冷轧建设项目及其力争成为河南省内精品板材基地的战略定位。同时两企业目前的矿石采购中长协比例极为有限,宝钢的入主很可能大幅提升其长协矿的采购比例,切实扭转其成本劣势,我们据此维持对新钢股份、安阳钢铁“增持”的投资评级。(来源:腾讯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