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突然来袭,中央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果断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迅速回暖并有望成功实现“保八”。但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负面效果――产能过剩也随之而来。
12月23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禁止对国家已明确为严重产能过剩的产业中的企业和项目盲目发放贷款。
解决产能过剩已成为各方共识,但关于过剩的标准和解决之道却仍有争议。国家发改委研究员张汉亚表示:“市场经济下,产能相对过剩是必然的,关键要有一个过剩的标准。”张汉亚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士的认同,“比如说钢铁,价格虽然上涨不大,但钢厂均开足马力生产,产销率达到98%,产能是不是真的过剩?一味的打压是否不妥?”中国联合钢铁网副总级首席分析师马忠普表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认为:“不论抑制与否,2009年到2011年之间的高投资,意味着2011年以后的产能再次集中释放。消费不振和出口受阻,仅靠抑制供给和扩大需求已被时间证明效果不大。”王建分析说,“要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必须创造新的增长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城市化。”
这个观点得到了上述权威人士的肯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发展中吃掉过剩的产能即将成为打压产能之外的一个重要转变,而这个动力就是城市化,这个转变的信号来自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政策风暴
“投资的巨大增长只是应对危机的短期措施。在出口受阻、消费增长不明朗的前提下,过剩危机是必然的。”王建分析说。
让王建更加担心的是,如果国内生产过剩导致内需紧缩,再赶上美元泡沫破裂导致外需紧缩,就会发生内外需紧缩双碰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产能过剩就不能掉以轻心。
12月23日,“一行三会”发布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限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鲜明地使用了两个“禁止”:禁止对国家已明确为严重产能过剩的产业中的企业和项目盲目发放贷款;禁止对产能过剩行业“通过新发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股票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融资”。
在年近岁末之际,上述《指导意见》以罕见的口吻关注产能过剩显得尤为瞩目。实际上自8月份以来,产能过剩已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多次提到产能过剩之后,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9月26日,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列为抑制产能过剩的重点产业,而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行业也被重点点名。
9月3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暂停对钢铁、焦炭、电石、煤化工、风电整机设备、电解铝和船坞、船台项目的审批,暂停时间为2009年到2011年。发改委在控制新上项目的同时,对一些行业现有产能的淘汰力度也开始加大。
“从源头限制新项目,到中间环节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兼并重组,再到信贷上收紧,”张汉亚分析说,“主要特点是打压。”
过剩之争
基于历史教训,通过打压抑制产能过剩亦引发了争议。
张汉亚认为,淘汰“三高”产能是必要的,但市场经济是允许适度过剩的,这样有利于竞争,从而促进技术更新和价格降低。所以,张汉亚认为,在抑制产能过剩中要有标准:什么是过剩?什么是适度过剩?是短期过剩还是长期过剩?
科技部针对工信部关于新兴产业过剩的定论表示了质疑。以光伏产业基础原材料多晶硅为例,工信部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国内已立项的多晶硅项目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总产能超过23万吨。一些专家认为,这些产能已经“超出了全球总需求的两倍”。
科技部掌握的情况是,在调查的5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实际能够生产多晶硅的仅十余家,实际投入运营的产能更是仅有1.5万吨。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是一些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大都习惯了高利润的生存模式。大量的后来者试图涌入这个行业,势必危及他们既定的利益格局。
除了新兴产业,传统行业之一钢铁是否过剩同样遭到质疑。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需求仅5亿吨左右。2009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投资1405.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粗钢产能5800万吨,预计年粗钢产能将超过7亿吨,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价格还在上涨,算不算过剩?”张汉亚不认同上述数据。
马忠普从市场角度分析说,2009年钢材在“零出口”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供需平衡且赢利550亿,归功于内需拉动。假如作为市场调节器的出口恢复后,还会不会过剩也值得思考。
自2004年开始,抑制产能过剩就成为宏观调控重点。2005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提出抑制产能过剩。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十行业被列入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行业。
然而,产能过剩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开始淡化。2008年下半年,在外部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增长急速滑落,四季度增长率跌至6.8%。产能过剩问题再次浮出。“再过三五年,会不会短缺呢?”张汉亚表示担心。
然而,这样“此时过剩彼时短缺”在过去是有教训的。10年前,电力曾经就被定为过剩,结果在后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中发现:电力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决新思路
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并不否认: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尤其是落后产能在2010年还将持续,甚至变得更加严重。
王建表示,产能过剩隐患已经种下。第一,2009年到2011年之间的高投资,意味着2011年以后的产能再次集中释放;第二,刺激消费实际上是把未来的消费提前到今天,结果是今天的消费高峰必然和今后的消费低谷相连接。
统计显示,2009年1月到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32%,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5.2%,扩大内需有效弥补了外需严重萎缩的缺口。
央行研究员邹平座认为,经济决策面临三个问题:其一,过度抑制产能过剩会不会在未来出现供给不足;其二,无论现在打压与否,在高投资下未来几年产能过剩已成定局;第三,抑制产能过剩势必压缩投资减少就业,反过来影响需求。
不打压绝对不行。之前国务院在做出抑制产能过剩决策时就表示:对于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不仅严重影响国家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效果,也将错失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解决产能过剩,打压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应对举措就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城市化。”王建认为。
数据显示:世界发达国家在人均GDP3000美元时,平均城市化率是55%,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则是75%,而中国目前城市化率只有30%.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300美元,农村人口的水平只有691美元。“生产过剩是必然结果。”王建分析认为。
王建对此曾经有过一个测算:如果未来中国的城市人口从目前的4.5亿增加到9亿,可增加年均20万亿以上的投资和10万亿以上的社会消费。如果到2030年中国再增加3亿城市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就提升到80%,中国9%以上的增长率能再保持20年。
中央已有布局。上述权威人士透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通过推进城市化创造需求,从长远战略解决了产能过剩。
具体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继续扩大需求和优化产业结构外,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通过创造需求取代一味的打压来消化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是今后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上述权威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