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蔬菜和经济作物(如烟草)种植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旱地移栽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是从近日在江苏南通举办的全国旱地栽植机械技术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
“旱地栽植机械已进入到生产实用阶段,我国旱地栽植机械的春天已经到来。”在江苏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亦鹏看来,虽然旱地栽植机械的市场培育仍然需要时间,但该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
长期关注旱地栽植机械的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封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旱地栽植机械化是扩大栽植面积的关键,但经济效益问题是制约旱地栽植机械推而不广的症结。
150万台(套)的巨大需求
旱地栽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棉花、油菜、甜菜、烟叶、蔬菜等。据初步估算,我国每年各种旱地栽植作物的面积合计超过1500万公顷。这些作物采用栽植方式有诸多优点,比如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等。
但这种栽植方式劳动强度大,培育秧苗需要有一定的育苗设施,对栽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这些成为限制旱地栽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可以看到,我国在基本实现耕作和收获作业的机械化后,实现栽植机械化正在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点领域。
据封俊估算,我国总共需要配套的各类育苗移栽机械150多万台套,市场巨大。美妙的市场前景也助推了企业的研发热潮。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许多企业开始进入到旱地栽植机械的研发、生产和推广示范领域。其中以江苏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江苏正昌集团公司、山东华龙机电公司等企业及新疆兵团为代表,研制开发了油菜、烟草、棉花、西红柿等作物的栽植机械,许多产品已进入农机补贴目录,开始在全国推广、示范和销售。
封俊表示,由于存在栽植对象与条件的差异,对旱地栽植机械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如何满足这些差异化的要求正是我国旱地栽植机械研发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发达国家的旱地栽植机械也是以半自动机型为主,全自动移栽机仍然处于推广示范阶段。”封俊认为,尽管半自动移栽机的栽植速度不快,但是它结构简单,价格低,适应性好,使用方便,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机型,不应当单纯追求自动化和高速度。
遭遇“效益”之困
据悉,我国研发旱地栽植机械的历史始于上世纪5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各大科研院所从不同的角度研制了各种不同的栽植机械,但遗憾的是,最后都没有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商品化转换。
目前我国完全实用可靠的栽植机械并不多,也没有专业化的生产栽植机械的生产厂家。之所以“推而不广”,封俊认为核心问题是没有解决经济效益和比较效益问题。“我国在旱地栽植的经济效益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非常缺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部分农机推广人士看来,由于半自动栽植机械的效率仅仅是人工移栽的2~3倍,与期望值相差甚远,因此,栽植机械的技术和效率水平低往往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封俊对此并不认同,“在发达国家目前仍然是半自动栽植机械为主,而推动旱地栽植机械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旱地栽植的总体经济效益要高于传统人工栽植方式。”
旱地栽植机械在研发方面还存在着短期行为与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栽植机械推而不广的主要问题。
我国从事过旱地栽植机械研发的多达数十家,但是绝大多数都只是在一个短时间内对某一种或者几种栽植机械进行过研发工作,没有进行持续的完善、改进、试验和推广工作,其结果是绝大多数研制样机胎死腹中。
“有的单位拿到一个栽植机械的科研项目,把样机做好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而真正能到市场推广、小批量生产阶段的屈指可数。”封俊说。
据悉,旱地栽植机械低水平重复研发问题非常突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各种型式的旱地栽植机械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重复研发,但缺乏持续性和实用性,这也是我国科研体制弊端的一个缩影。
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站长助理秦贵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以往的旱地栽植机械设计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机械的性能到底怎么样必须在使用中不断尝试,进而改进。“旱地栽植机械的推广和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育苗,还包括了与移栽有关的各项工作。”
研发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旱地栽植机械在国内已经开始从研发推广阶段进入到生产实用阶段。封俊认为,在研发项目的立项和政府资助方面,应当从支持科研院所,转向支持像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这类有实力的专业化生产企业,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模式,避免走重复低水平研发的老路。
在旱地栽植机械产业化发展方面,从国外旱地栽植机械的发展经验来看,旱地栽植机械的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的。记者了解到,日本丰产公司、洋马公司分别专门生产挠性圆盘式和鸭嘴式栽植机,意大利的MAS公司和Checchi&Magli公司都是旱地栽植机械的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在产品的研发和完善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工作。
“不断重复轮回地进行低水平的研发工作是没有出路的,要实现旱地栽植机械化必须走专业化研发生产的道路。”封俊指出。
河南洛阳一拖众成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伟告诉记者,虽然旱地栽植机械迎来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但是该市场的培育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栽植机械自身的技术问题并不难,而旱地栽植的经济效益将是评价旱地栽植系统最重要的指标。”封俊强调,育苗、栽培模式和栽植机械的统一与标准化,是实现旱地栽植机械化的必要条件。(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