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初步摆脱了困难局面,为经济企稳回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跨地区联合重组进展缓慢,淘汰落后产能面临阻力,而且一些企业和地区仍热衷于产能扩张
钢铁行业增产减收现象下暴露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许多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的一年,是中国钢铁工业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钢铁企业生产经营一度陷入严重困难局面,至2009年5月才逐渐扭亏为盈。
这一年,我国钢铁行业初步摆脱了困难局面,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做出重要贡献,但《规划》提出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仍待解决。
生产复苏,粗钢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加1亿多吨
——有力支撑国家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实施
“《规划》的政策措施立足应对危机、着眼钢铁行业长远发展,在汽车、家电等下游产业的优惠政策拉动钢材需求,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共同作用下,《规划》的应急效果已经显现。”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说。
2009年,我国钢铁业生产逐渐复苏,粗钢生产总量稳定增长,成为全球罕见的钢铁增产国。2009年,全国生产粗钢56784.24万吨,比上年增加6753.09万吨,增长13.5%。
钢产量的增长,为下游产业提供充足生产原材料,有力支撑了国家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实施。2009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6497万吨,比上年增加11230万吨,增长24.8%。2009年钢铁行业自身也实现了扭亏为盈,亏损企业面比上年缩小。据中钢协监测数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中国大中型钢企连续7个月整体亏损。2009年5月钢企逐步扭亏为盈,全年整体盈利553.88亿元。2009年68家重点监测大中型钢铁企业中,8户亏损,比上年同期减少5户。
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境外投资等方面,中国钢铁行业正迈出坚实的步伐。2009年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增长11.27%,但总能耗只增长5.42%;首钢曹妃甸京唐临海新钢铁基地1号高炉顺利达产,以世界第五的有效容积创造了世界第一的产能;武钢、鞍钢(000898,股吧)、沙钢等一大批企业“走出去”,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地投资参股铁矿山开发建设。
增产减收,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46%
——长期粗放型发展积累的矛盾依然存在
2009年,中钢协重点监测的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钢产量增加4204万吨,增长10%;但实现工业总产值却同比下降12.75%,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10%,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43%。
为何增产还减收?
从供求上看,尽管国家的政策措施极大拉动了钢材需求,但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导致市场供需维持平衡的难度加大。
从价格上看,2009年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比上年平均下降24.54%。
从原材料采购成本看,2009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生铁综合平均制造成本比上年下降28.46%,其中进口矿平均采购成本比上年下降34.19%。但之前矿石采购成本连续数年成倍上涨,2009年的下跌给钢企腾出的利润空间已十分有限。
近三年来,这68家钢企的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一降再降,2007年为7.26%,2008年为3.23%,2009年只有2.46%,大大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武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崎琳认为,钢铁行业成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快、受影响较大的行业,而且回暖效果慢,增产不增收,这与钢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长期粗放型发展积累的矛盾密切相关。
“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钢铁产业布局,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资源、市场条件。要改变贸易秩序混乱、对外铁矿石谈判弱势、竞争力不高、效益不佳等问题,都要从产业布局调整着手。”迟京东认为。
五大集团产钢仅占全国总产量29%,沿海、沿江钢企产钢占全国不到20%
——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提高产业集中度
应当看到,在技术创新、境外投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多是大型钢厂。“产业布局不合理和企业规模小,有限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导致中国钢铁行业原材料、人才浪费严重,进而制约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在贸易谈判中获得主动权。”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认为,要使中国钢铁行业调整结构、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加快现有钢铁企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不仅跨地区联合重组进展缓慢,淘汰落后产能面临阻力,而且一些企业和地区仍热衷于产能扩张,要完成《规划》提出的三年目标,中国钢铁行业还面临着许多考验。”邓崎琳表示。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三年目标是,“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45%以上,沿海沿江的钢铁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0%以上”。而2009年河北钢铁(000709,股吧)、宝钢、武钢、鞍本、沙钢等五大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钢占全国产量比例尚不到20%。
与之对应的,是中小企业粗钢产量快速增长。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大都是中钢协会员,2009年非钢协企业粗钢产量增加2028万吨,增长24.73%,而钢协会员企业只增长11.27%。“大企业发展缓慢,小企业产能不断增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迟京东说。
以附加值高的板材项目为例,近几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大举引入,但项目投产后,一方面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板材项目与当前国家基础设施需要的建设用钢并不对应,建设用钢以长材、中厚板为主,焊管为辅,而近年来新上的板材项目主要产品为薄板。“现在看薄板的供大于求矛盾会更突出,如何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应该是钢铁企业关注的问题。”迟京东说。
迟京东建议,要大力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有关部门应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建立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整合钢铁产业技术资源。特别加强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开发,以提高钢铁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