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 建立利弊共担机制更关键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3-22 8:41:26  兰格钢铁
    随着铁矿石新财年长期协议价起算日(4月1日)的临近,各种关于2010年铁矿石谈判的讨论再度升温。

    在火热的讨论背后,有一个现象颇值得关注:从2008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年年谈,年年难产。双方在谈判桌上的分歧愈拉愈大,由此折射出一个症结:铁矿石谈判,不是该涨多少降多少的问题,也不是怎样定价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到一个利益、风险均衡分担机制的问题。

    长协矿涨价总拿现货矿说事

    令公众对2010年铁矿石谈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三大矿山在铁矿石长期协议价上越来越大的胃口:去年年底谈判双方刚刚接触时,矿商放出的风声是上调20%至30%,春节后是40%至50%,最新报出的涨幅已经到了90%至100%。

    某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三大矿山在长期协议价上“步步紧逼”的背后,是节节攀升的现货矿价格。

    “现货价格是铁矿石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这是矿山对长协价向现货价靠拢的一贯解释。由此而衍生的论调是:既然长协价涨幅是由市场决定的,那么钢厂应该接受这一现实。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铁矿石现货价高,是因为资源供应紧缺,这其中不排除三大矿山操控投放节奏的因素。如果矿商把走长期协议的矿石全部铺到现货市场上来,现货矿的价格未必有这么坚挺,”一位分析师表示,长协矿价谈判的确应该参考现货矿行情,但也不能总拿这个说事。

    此外,中国的粗钢产量目前已占到了全球的50%左右,毫无疑问是长协矿第一大买主。在这点上,中钢协提出“量大应该价优”,这是国内钢厂理应争取的利益。但在现实博弈中,由于自身力量的分散和贸易秩序的无序,铁矿石市场上的“中国因素”并没能转化为“议价优势”。

    建立利益风险均衡分担机制是关键

    曾在鞍钢工作多年的业内专家马忠普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国内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553亿元(含投资收益167亿元),而同期进口的铁矿石数量是63亿吨。即使按50%的长协比例,如果价格上调30%(即每吨涨18美元),那么国内钢铁行业的成本就要因此增加367亿元,足以吞噬掉68家大钢厂的全年主业利润。

    当然,这只是静态的算法。“理论上,我们可以选择对钢铁产品提价以转移成本”,一位钢厂人士说,但在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下游用户的真实承受能力如何,谁也无法预测。

    “矿山和钢厂,谁离开了谁都不能独活。”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曾在多个场合呼吁,作为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伙伴,矿山如果把钢厂逼上绝路,最终也会伤及自身。

    至于该如何实现利益、风险的均衡分担,同样高度依赖外矿的铜行业原料谈判模式值得研究。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告诉记者,中国铜行业和外商谈判的基准是公开的LME期铜价格,用这个价格减去合理的加工费,就是进口的铜精矿价格。

    铁矿石谈判或逐步终结“持久战”

    每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都好像一场“持久战”。不仅钢铁行业谈得累,关心的人看得也累。很多人都在发出这种疑问:什么时候,铁矿石谈判才能结束这种“马拉松”式的煎熬?

    “现阶段铁矿石谈判的最大难题,在于拥有垄断地位的矿山过于强势,而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又增长过快。”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但是,这种现状不可能一直维持。比如,中国的粗钢产量不可能一直高速增长。按照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李新创的看法,在国内的工业化逐步完成,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以后,社会对于钢材的需求就会趋于饱和。届时仅靠废钢循环利用,就能满足每年的新增需求。

    在国产矿方面,目前地矿部门正在加大勘察力度,力争到2015年时将国内的铁矿石产能逐步增加3亿吨至11亿吨,确保自给率50%以上,初步具备打破国际垄断的物质基础。

    在海外收购方面,中铝宣布投资135亿美元,和力拓联手开发位于西非的西芒杜铁矿项目。这是继中钢、宝钢、武钢和鞍钢后,金属类央企对海外铁矿资源的又一个大手笔投资。

    上述分析人士说,“垄断不是一天形成的,打破它需要足够的耐心。乐观估计,到2015年后国内钢铁业在原料价格谈判上的沉重压力会逐步缓解”。(北京商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