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发展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局面的一年,也是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我国政府采取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揽子宏观调控、刺激经济振兴的积极政策措施,迅速扭转颓势,使经济企稳回升。
国家拉动内需的方针政策对我国钢铁业应对金融危机,跳出衰退泥淖,促进健康发展起到了及时巨大的作用;钢铁业的强劲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率先回暖,经济发展强劲回升作出了积极贡献和有力地支撑。
总体看,2009年我国钢铁业呈现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上半年政府投资引导拉动的国内钢铁市场需求迅速回升,长材生产企业得风气之先,钢铁产量快速恢复;下半年钢铁生产和消费全面增长,大型企业普遍跟上,进一步推升了钢铁产销水平。
2009年粗钢产量达到5.6784亿吨。粗钢实际消费量扣除补库存因素超过5.4亿吨。这表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拉动了钢材消费大幅度增长;也表明国家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措施有效地抵御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对我国钢铁业的冲击,钢铁产需两旺为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形势向好回升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二、2010年钢铁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MEPS预计全球钢铁产量将增长11%
英国钢铁咨询公司MEPS本年2月8日表示,2010年全球钢产量预计将年比增长约11%,至创纪录的13.5亿吨(此前最高产量为2007年的13.45亿吨)。
预计中国2010年钢产量将增加7.3%,至6.09亿吨,而欧盟27个成员国的钢产量预计将年比增加17%,达到1.615亿吨。
MEPS预测,2010年高炉生铁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9.94亿吨,年比增长近11%。
国际钢铁协会3月8日表示,2010年的欧洲钢铁需求将反弹20%,其中,德国将增长27%,法国将增长30%。
国际钢铁协会计划将今年全球钢铁需求的增长预期由9%上调至10%。
2010年钢铁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经济向好,全球钢铁业复苏加快,产需增长趋势明显。
2010年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将显著恢复,由于2009年的低基数,国际钢铁业将比中国钢铁业呈现更快增长的复苏趋势。
国际钢铁协会(WSA)预测,由于美国、日本及欧洲需求上升,国际钢材市场明年需求可望增长9.2%。
2010年国内钢材消费将延续2009年的增长势头,仍会呈现稳定增长。
2010年来全球粗钢产量增长情况
国际钢铁协会(worldsteel)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月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总计1.089亿吨,较上年同期8680万吨大增25.5%,较12月的1.07亿吨产量微涨1.8%(除中国外增长32%)。
全球第二、第三大生产国日本及俄罗斯1月产量增长率分别为36.8%和33%。
日本粗钢产量870万吨,同比增加36.8%,韩国粗钢产量450万吨,同比增加32.4%。美国粗钢产量同比增加达到48.8%,俄国、澳大利亚的粗钢产量同比增幅也达到33%和38.6%。
2月份粗钢总产量同比增长24.2%
国际钢协统计,2月份全球66个国家粗钢总产量为1.08亿吨,同比增长24.2%。
亚洲地区,2月份中国粗钢产量0.504亿吨,同比增长22.5%;日本同期产量844万吨,同比增长54%;韩国产量394万吨,同比增长25%。
欧盟,2月份德国粗钢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34.3%;意大利产量216万吨,同比增长28.5;西班牙产量134万吨,同比增长35.8%;法国产量110万吨,同比增长10%。
美洲,2月份美国粗钢产量598万吨,同比增长51.3%;巴西粗钢产量245万吨,同比增长47.9%。
2月份全球66个国家粗钢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9.8%,自2008年8月份已经连续实现15个月的高增长。2010年2月份粗钢生产利用能力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钢材出口有望高于2009年,但很难大幅度增加
全球经济形势虽然出现好转,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局面复杂,未来全球经济仍面临重重困难,钢材需求恢复缓慢,或有反复。
国际钢铁企业纷纷恢复生产,并重启钢铁基建项目,国际市场钢材供应将显著增加,竞争加剧。
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尤其是欧美国家不断对我国钢材出口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的措施。另外,更多的新兴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我国与这类新兴国家在钢铁领域的竞争趋强,也将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也将抑制我国钢材出口。
在市场约束和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下,我国钢铁产能扩张势头受到抑制,产能增长逐步趋缓。但由于2010年市场需求仍将增长,我国钢铁产量也将进一步增长,产需均有望创出6.2亿吨以上的历史新高。
在产能和成本夹击下,行业效益难以改善,有利于促使行业结构调整的客观环境正在形成。
2010年我国钢铁业面临诸多成本上涨因素
第一,铁矿石、焦炭等资源、能源及运输价格呈普遍上涨趋势。2010年度国际铁矿石谈判悬而未决,但价格上涨已成为共识;同时,我国政府将加快推进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度提高资源要素价格,这将导致钢铁生产成本上升。第二,钢铁业作为“两高一资”生产行业,节能减排受到日益增强的关注。钢铁企业必将加大对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增加生产运行成本;第三,我国经济形势转向,通胀预期和实际压力增强,政府会选择适当时机加息,而钢铁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其财务成本将会增加。
国内铁矿石需求分析
由于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的高速发展,铁矿石需求迅速增加。
我国铁矿资源自然禀赋相对较差,随着经济开放和我国加入WTO,进口矿石称为支撑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新世纪以来,我国年度进口铁矿石数量增长近8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7.6%,大大高于国产铁矿(原矿)年均增长16.5%的水平。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大幅上升。
中国需求的高速增长,大大改变了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供求态势。如此高涨的需求,不难理解同期国际铁矿市场价格走势。
2009年国产铁矿石增速同比进一步下降,年增长6.82%,低于同期生铁增长12.52%的水平。进口铁矿石则大增41.5%。按铁矿石品位折算的进口矿依存度如上,2009年进口矿依存度为61.5%。
依存度除了反映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程度外,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也不具备有利无利的价值判断功能。不应把依存度问题“妖魔化”。
我国进口铁矿石依存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幅提升,是我国钢铁业积极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选择的结果。单纯倚重国内资源无法满足钢铁工业发展需要。随着国际资源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我国钢铁及相关企业势必加大对全球铁矿石资源开发的直接投资,改变依存度的内在质量。
2010年国产铁矿石发展前景
国产铁矿石满足钢铁工业的需求程度难以有很大改观。2009年国内铁矿采选投资虽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但增速比2008年大幅回落了35个百分点。
2009年的市场信号不足以支撑国内铁矿采选作出更大的投资努力。如果缺乏更大市场刺激,2010年国产铁矿石自给率基本保持现有比率。
2010年进口铁矿石展望
我国进口铁矿石依存度不可能显著降低。
全球钢铁业的复苏,提升对全球铁矿石的需求总量,刺激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
国际铁矿石贸易环境背景变化和供需双方认识差异加大,长协矿机制的存在价值进一步弱化瓦解。
由于目前存在一定量铁矿石储备,价格将成为影响我国短期进口总量的关键因素。但长期趋势不会急转。
印开征铁矿石出口税加剧供应紧张。印度开始对铁矿石征收5%的出口关税,加上全球需求强劲,推动铁矿石价格在过去一个半月里上涨近40%。
3月以来,基准的澳大利亚铁矿石(铁含量为62%)现货价格涨至每吨140美元以上,为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印度希望借助关税抑制铁矿石出口,保护本国钢铁行业的供应。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中,约五分之一来自印度。印度提高铁矿石出口税后,预计铁矿石出口量最少降低4.5%,低于原1.1亿吨预期。3月中旬,印度粉矿(63.5%品位)到岸价已经涨至145美元/吨以上。
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4662万吨,同比增加1397万吨,增长59%;环比减少1554万吨,日均环比下降25%。
近期我国铁矿石进口需求仍将强劲,进口量受制于供给方供货程度。预计全年铁矿石进口总量将继续创新高,因为在需求拉动下我国钢铁业今年产量将继续增长,铁矿供应长期趋势没有改变。
铁矿石供求双方价格争执背后的主导力量仍然是市场。中国市场需求是影响世界铁矿石贸易最重要的因素。影响国际资源产品贸易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供需总量的变化。集中度只是适度减少内部竞争,如果不能改变需求总量,并不能对价格均衡产生显著影响。
铁矿石长协价格难度增加
一些“业内”或“业外”的“专家人士”,或建议国家垄断,或建议高度集权解决进口矿石议价能力,其实大多是不切实际的非实解。
市场议价能力(或说“话语权”)主要不取决于主观意志。市场预见力和真实的市场影响力殊为关键。
大型、超大型博弈方是否具有更强的话语权要看其是否有能力影响市场均衡的趋势。①是否有能力改变市场需求?②是否有能力改善市场供给?③是否有能力稳定市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