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网2010天津春季钢材市场形势研讨会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4-2 16:59:11  兰格钢铁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钢铁工业会协会的研究机构,主要站在钢铁生产企业角度研究中国的钢铁工业。今天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另一个是从行业发展的长期和中长期的角度对未来趋势做一个展望。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和运行概况

首先回顾去年的情况。

2009年全球产钢12.2亿吨,同比减产8%;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平均减产21.1%,其中北美减产33.9%,欧盟27国减产29.7%,日本减产26.3%

2009年世界产钢500万吨及以上有25个国家,其中只有中国(13.5%)、印度(4.2%)和伊朗(9.1%)是增产的;

中国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15%将提高到2009年的46.6%

全世界2009年比2000年增产钢3.84亿吨,而中国增产量为4.4亿吨;

20101-2月全球钢产量同比增长27.6%,中国增长25.4%,中国比例下降到45.9%

中国钢产量增长得非常的快,从2000年的时候1亿吨增长到2009年的5.7亿吨。

从世界上来看,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在钢的消费地,不管你这个地方有没有矿石、煤炭。比如日本,100%进口矿石、煤炭,但是钢铁业非常发达。相反,世界上矿石、煤炭比较丰富的国家像澳大利亚,巴西有矿石,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都不是生产钢的大国。说明钢铁工业建立在消费地,钢铁工业是满足内需为主的产业。

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应该立足于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并且是以服务内需为主的,而不是出口的。中国的工业化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强大的钢铁工业,所以说我们要发展钢铁工业,但是,钢铁工业的规模应该与我国的需求相适应的。从060708年数据看,净出口钢材几千万吨,假如说没有这些出口,现在的钢铁产能没有这么大,也就是说过去几年大量的出口钢材为过剩的产能提供了市场空间。

所以我国钢铁工业规模的扩张,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内需拉动的,但是出口的增长属于走了弯路。09年的情况有所改变,钢材净出口下降到286万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我国钢铁工业增长实际上转变为满足内需而增长的。但是值得警惕的是,今年12月份净出口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全年,达到300万吨。

判断2010年的消费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及国际钢铁协会的调查,大概是6.2亿吨,消费量比去年大概增长10%。今年的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总体上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未来可能有一些变数,但是总体上走向复苏。

产能过剩问题。我利用这个机会纠正一种社会上流传的不正确的看法,就是“过剩2亿吨”,用7亿吨的产能减去5亿吨的产量,中间的差是2亿吨。这个算法是完全错误的。产能和产量完全匹配,一吨不多,一吨也不少就是没有过剩,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根据对中国钢铁的历年产能的研究可以得出个结论,如果产能利用率超过90%,是产能不足,1993年和2002年我国两次出现产能利用率超过了90%1993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最高的市场价到了4000/吨(1992年的钢材1800元卖不出去),93年我国进口了300多万吨钢材;第二次2002年,当年钢材价格没有暴涨,2003年出现了暴涨,和93年的情况几乎一样,进口又达到了300多万,因此产能利用率超过90%是不可取的。根据这个判断,钢铁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就是正常的,如果达到85%就是非常理想的,超过90就是产能不足。当然,现在也不能完全否认存在产能过剩,但是过剩不是总量的过剩,而是结构性的,阶段性的过剩。一个是板材管材过剩,管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太高,所以经常遭到反倾销调查;这几年板材项目上得太快,产能利用率也就在50%-60%,板材确实存在过剩。另外一个是工艺技术方面落后的污染环境的产能,淘汰了就非常正常了,这叫阶段性的过剩。

随着经济的复苏,钢铁需求量如果增长10%,钢的产能今年大概增长4000万吨,增长不到10%,总体看产能过剩的情况将大大缓解。

经济效益方面。对经济效益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未来的钢材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

总体上来看,从2002年、2003年经济高速增长以后,钢铁工业的大中型企业每年实现的利润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钢铁的销售利润率大概6%-8%之间,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钢铁工业不是一个暴利行业,93年销售利润率最高也就是10.2%,这个是一个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如果钢材价格远超过成本,新的产能很快就出现,生产线也非常快,短的几个月就可以建成。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利润率明显的下降,到5月份才基本上有利润,前面基本上是亏损的。2009 1月份以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从2009年的78月份一直到现在,钢厂的毛利空间是每吨300-400元,再减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剩下的利润也就不到100元。

总的来说,国有钢铁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不太敏感,对市场钢材供给量的调整不灵活,钢材的市场价格承受供给压力大就上不去。所以,目前的低毛利状况将持续至少几年。

我国钢铁工业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机遇

中国钢铁消费尚未达到顶点,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钢材消费的重点将逐步由建筑业向制造业转移。装备制造业是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随着产业振兴规划的逐步落实、实施,机电产品等用钢行业前景广阔,会带来大量的用钢需求。而且机械产品相对不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侵害,其带来的间接钢材出口也比较乐观。

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会消失,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对于欧美仍有一定成本优势,且随着欧美经济复苏这种优势将有所扩大。与俄罗斯等钢铁生产资源丰富国家相比我国没有成本优势;但从国家和行业资源、结构调整战略的角度,适当增加从这些国家进口普通钢材有利无害。

面临挑战

来自原燃材料方面的挑战。原燃材料在钢材生产成本里占80%,随着矿石价格的上涨该比例还会提高。生产1吨钢材消耗矿石1.6吨、500公斤焦炭和100公斤辅料,按这个经验公式计算,可以判断出,如果矿石涨200元,钢材价格涨300元是正常的,如果大大超过了这个数是不正常的。去年8月份,钢材价格涨了800-1000元,但没有几天价格就下来了,因为当时矿石价格涨幅不大。

矿石现货价格的大涨,是国际矿石供应商基于要价的炒买炒卖促成的。为什么他们的要价能从涨30%50%,一直要到涨100%,就是因为中国国内的买方,一听说要上涨就争相购买。从港口的矿石库存看增加得不多,但是最近几个月钢铁企业的库存增加较大。这不是真正的需求,而国外矿商依据这个增大了要价。当然,矿石涨价有合理的成份也有不合理的成份,合理的成份是澳元升值,巴西货币升值(大约对美元升值了30%),另外的因素是印度增加出口矿石的关税,再就是中国国内矿石的产量增长赶不上生铁增产幅度,这造成对外的依存度是提高的。不合理的是,国内买家基于对矿石涨价的预期争相抢购推高矿石价格,国际矿石供应商的要价就更高,这样两种力量轮番把价格推到现在的高度,所以涨价100%是不合理的。矿石成了暴利行业,而暴利势必会刺激世界矿石的增产,三大矿山自己也会增产,所以未来不排除矿石价格在上升以后还会跌下去。我认为矿价上50%、60%是合理的,但是100%是不合理的,最后的结果不排除就是100%,但是高了以后势必要回落。

钢铁行业的亏损我认为不大可能出现,但是短期内会维持低毛利率的水平。未来的两年预计中国钢铁消费量将达到7亿吨,尽管未来钢铁消费增长的速度会放缓,达到7亿吨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何解决资源保障能力的问题,我看只有四个字“开源、节流”。“开源”是开采国外的资源,尤其是民资企业到国外投资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另外,矿石价格涨上涨后,国内原来不具有经济性的矿产也会增长。“节流”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点,我是反对钢材出口的,原来我认为对高附加值钢材应鼓励出口,我现在认为能不出口的就不出口。出口钢材对国家对行业都没有好处,尤其是现在资源困境的情况下。“开源”的第二点就是国家要强制性推广高效钢材,节约资源的。比如推广3、4级螺纹钢,我主张应该全面淘汰二级以下的螺纹钢,板材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节约10%的钢材应该能够做到,也就能减少矿石的消耗。只有“开源节流”才能改变我们现在的不利地位。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