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专家韩晓平认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规定的调价条件已满足,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已打开,预计4月将迎来2010年的首次成品油调价。
据证券日报4月13日报道,中国能源网CEO、能源专家韩晓平认为,“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油价已在上调窗口徘徊许久,根据去年发改委公布的调价机制,我国规定的调价条件已满足,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已打开。估计就在本月,将迎来今年的首次成品油调价。”
按照我国2009年5月8日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截至4月9日收盘,布伦特原油现货、迪拜原油和辛塔原油三地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的原油加权均价为每桶79.074美元,三地均价超过上次调价的均价74美元,比基准价上涨5.69%,变化率早已突破4%。
自3月16日以来,国际油价在80美元附近持续震荡,盘中虽有几次下跌,但收盘价均保持在80美元上方或者刚好守稳该价格水平线。进入4月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80美元/桶高位徘徊。
近期美国能源部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增加了200万桶,这一数据所引发的石油市场忧虑可能是致使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据4月10日发布的报告,中国3月原油进口量年比上升29%。“从长远看,国际油价重上90美元/桶甚至突破100美元/桶的可能性很大。近日国际油价高位震荡,更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油价的涨价预期。”国信证券分析师严蓓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9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安徽蚌埠、池州两地考察时指出,抓好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针对村民反映最近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的问题,温家宝说:“化肥、柴油价格波动和近来国际油价上涨有关。如果油价上涨造成农资价格上涨,国家会给农民补贴。”
“温总理的讲话清楚地表明国内成品油调价在即。”韩晓平指出,“现在国内未涨价是发改委出于多方面考量,如旱灾、正值春耕用油旺季以及通胀压力等等,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之前中石油、中石化保有一定库存量,而当时的进价较低致使现在仍有盈利空间。即使面临较高的油价,石化双雄也可通过进口含硫量高一些的原油来降低成本。”
目前,市场已对成品油的上调提前做出了反应。据了解,近来几乎全国各地的成品油批发价涨幅已达300元-400元/吨。在北京地区中石油、中石化相继取消了促销活动,93号汽油的零售价格由年前实行的6.16元/升优惠价重新回到了6.66元/升,此价格正好达到发改委规定的最高限价。与此同时,一些外资和民营加油站也开始上调零售价,幅度每升为0.1元-0.2元。
“虽然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国内成品油调价预期强烈,但涨幅不会很大,估计幅度也就在200/吨左右。从总体上看,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在可控范围内,对经济影响有限,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直接压力。”严蓓娜认为,“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是毋庸置疑的,长远看成品油价格将由市场形成。但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尚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完善,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成品油价格仍由政府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调控。”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有些成本是不会短期变动的,如固定成本和国内原油开采成本等,如果把这些成本也混同国际油价一起上涨,等于是把石油公司运作与石油投机绑定在一起,这种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有待于商榷。”韩晓平认为,“当前试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际投机者与国内进口商的利益高度一致。国内原油进口由两家石油企业绝对垄断,同时它们也掌握国内石油资源的开采,就会对油价的意愿进一步降低。从世界范围内来讲,油价的持续飙升,也将减缓全球经济的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