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石化对外宣布,国家重点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工程每年将为中石化带来200亿元的销售收入,预计9—10年可实现盈利。
截至2010年8月28日,川气东送工程已实现21.2亿立方米天然气、48万吨硫磺的销售,预计今年全年销售量将达到天然气40亿立方米。
每年将实现200亿销售收入
川气东送工程总投资626.76亿元,2007年8月31日开工建设,管道总长2170公里,其中干线全长1635公里,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8省市。
截至2010年8月28日,川气东送工程已累计外输净化天然气21.2亿立方米。普光气田日单井配产平均稳定在80万立方米以上。
据中石化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黄文生介绍,如果未来每年销售达到预期的120亿立方米之后,按照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1.51元/立方米计算,实现商业化运营后的川气东送工程,每年将为中石化带来180亿元的销售收入。再加上约20亿元的副产品硫磺产值,整个工程预计将实现年收入200亿元。
中石化近期刚刚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中石化天然气产量同比大幅增加,生产天然气2006亿立方英尺(约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0.7%。
黄文生强调,除了经济效益外,川气东送社会效应同样巨大。川气东送干支线辐射70多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达产120亿立方米/年可使沿线天然气供应量增加29.10%。据不完全统计,川气东送工程投入商业运营,将直接拉动沿线城市基础管网和天然气项目投资约460亿元,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起着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为887亿立方米,川气东送工程全部达成后,将占全国天然气销售七分之一的比例。
中石化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副主任刘岩表示,川气东送气田开发,预计要9—10年才能实现盈利,而管道建设同样需要10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点。目前川气东送的主要瓶颈在销售环节,具体表现为沿线用户用气量增长不够。
元坝涪陵有望成为大气田
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化在普光及周边地区、元坝地区和川东北,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81亿立方米,累计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4032亿立方米,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5598亿立方米,合计三级储量为14611亿立方米。
据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川气东送工程总指挥曹耀峰介绍,未来中石化将加大在元坝、涪陵地区新气田的勘探力度。日前,中石化涪陵探区兴隆1井经过测试,获日产天然气50万立方米,这说明该区块有发现重大气田的可能,但仅靠单口探井尚无法证实此结论。
中石化方面目前又在涪陵区块新增了四口探井,如果这四口探井同样获得高产气流,则涪陵区块成为高产气田的可能性就将大大增加。
至于元坝区块,总体来看其气田储量规模将于普光气田相当,但由于气田丰度低、储层薄,因此储量预计没有普光气田高。
除此之外,未来川气东送输气管道将和中石油西气东输输油管道相连,如果其中任何一方管道出现紧急问题,另一方可作为后备气源近期调度,这将同时增加两条输气管道的灵活性。
目前,中国石化已初步形成四川、鄂尔多斯、松辽南、塔里木、渤海湾等五大天然气生产基地,以及川气东送沿线、榆济管道沿线、西北、东北、川西等“两线三区”市场,供气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市区。(中国证券报王颖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