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而且也调整了很多年,但是进度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了不如不调整的状况,中央的决策和政策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却阻力重重,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从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后,钢铁行业不但没有从危机中得到洗礼,反而使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原本就存在负面现象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此时的钢铁行业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整顿的时候了。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央政府果断的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多记组合拳重击,直指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虽然多项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市场的信心起到了很多的鼓舞和提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依然非常突出,而这些冲突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将对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中央与地方的冲突。这种矛盾应该说由来已久,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的权利偏大,对中央的很多政策会结合地方的利益进行落实,这就必然会造成不利于地方的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被大打折扣。地方政府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了地方的经济发展,甚至是为了政府的业绩,开始向银行大量借贷,直接造成了地方政府负债率明显偏高,据数据表明,国内地方政府的平均负债率已经超过60%,这就不得不迫使地方政府希望在财政上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目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卖地,一个就是税收。而作为这些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来讲在不同级别的地方都算得上是纳税大户,淘汰他们就直接的断了地方的'财路’了,更何况这些纳税大户都跟地方政府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就使得节能减排和淘汰产能等相关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更加难上加难。就拿淘汰落后产能来讲,很多被淘汰的中小钢企旧的高炉虽然已经被拆除,但是经过改造之后重新又建了一个符合标准的高炉继续生产,这不是明显的旧人换新装,换汤不换药嘛!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当然是得到地方政府默许的,甚至是大力支持的,所以到最后一统计,产能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还增加了。还有最近的限电停产,很多中小钢企都提前复产,地方政府却称无碍减排目标,这些事实都反映出了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与中央政府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地方政府也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这些落后企业一旦被关闭,将会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一个环节处置不当,就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不可否认,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那么中央政府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解决与地方政府的这种矛盾,从而达到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目标呢?我想在这方面很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二、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冲突。这个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利用;二是合并重组。先从资源利用上讲,上半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整合国内矿产资源,并且资源配置优先考虑大型钢铁企业,我们都知道,除了沙钢和日照等个别钢企之外,其他的民营钢企基本上都属于中小钢铁企业,所以国内铁矿石资源的优先权肯定轮不到他们。再从进口铁矿石资源来看,每年参加铁矿石谈判的都是以宝钢为首的国内大型钢企,进口铁矿石长协价格也只适用于这些大型钢企,大部分中小钢企根本就没有铁矿石进出口权,即便长协价格谈的很低,他们也享受不到这种优惠,还是要拥有铁矿石进出口资质的企业代理进口。国家虽然名义上规定代理企业只能收取3%-5%的代理费,但是实际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数字,这已经成为业内的'潜规则’了。所以在铁矿石谈判上或者是采购上必然会产生冲突,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利益的对立。再从钢企之间的合并重组上来看,今年以来,为了响应中央的政策与号召,加强钢企本身的竞争优势,大型钢企之间的合并重组明显的加快了步伐,鞍钢重组攀钢、首钢兼并通钢、济钢牵手莱钢等等,跨区域的整合先不必说,地方政府更愿意整合区域内的钢铁企业,以便形成更大的区域竞争优势。目前吵得沸沸扬扬的山钢重组日照钢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是国企,一个是民企,日照钢铁每年几十个亿的纯利润,而山钢在同期却一直在亏损,所以日钢并不情愿被山钢重组,在这中间地方政府不但充当了'红娘’,更扮演着'话事人’的角色,日钢董事长杜双华在重组之后将失去对日钢的控制权。这么好的一个企业,被生拉硬拽的'拖下水’,怎么能不叫人惋惜呢?但是除了一声叹息,又能怎么样呢?在完成中央制定的将800多家钢企重组成200家钢企的过程中,这种'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将会一直存在,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将更加难以调和。
三、钢企与钢贸商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随着钢贸企业的不断增多以及市场信息的不断透明,正在变得日益严重。自从2003-2004年,钢市经历了一轮大起大落之后,钢贸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与此同时伴随市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的暴利时代也逐渐的走向没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大,利润的不断萎缩,钢企与钢贸商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日益尖锐。首先,钢贸商的下游市场部分被钢厂抢占,业内人士都很清楚,钢厂利用自身的优势一直在向下游终端渗透,原本下游很多由钢贸商供货的大客户,都变成了钢厂的直供户,钢贸商们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而对此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另外,最近在钢材圈闹得沸沸扬扬、影响比较恶劣的一件事就是,28家钢贸商联名致信河北钢铁集团领导,表达对邯钢股份和邯宝公司的不满,这在业内影响了很大的反响。究其原因就是钢厂在行情好的的时候,只部分的或者延期供给钢贸商的订货量,而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一股脑的把以前没有供足的量全都塞给钢贸商,这就导致了钢贸商在该赚钱的时候赚不到钱,在赔钱的时候亏损会更加严重,这种行为使得很多钢贸商叫苦连连、怨声载道,钢贸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不得不作出这样的举动。其实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只是随着钢铁行业的利润逐渐压缩越演越烈而已,根本原因在于'钢老大’的思想根深蒂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这也是钢铁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其实矛盾和冲突还有很多,像钢企与矿山之间的矛盾,进口矿与国内矿之间的冲突,以及国内钢企在国外投资或者合并重组过程中所造成的冲突等等,这些矛盾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效果,那么如何正确、全面、稳妥的处理这些矛盾,变成了这次改革的当务之急,虽说欲速则不达,但是'钝刀割肉’我们已经尝试了很多年了,很显然没有任何效果,怎么样快速、高效的完成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担,将是考验政府的决心和智慧的关键,也是维持钢铁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忠心希望钢铁行业明天会更好!(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