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船舶,中韩一争高下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10-12 10:11:18  兰格钢铁
 

    飞机快要降落到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记者透过窗户看到长江口滔滔江水的对岸停靠着很多红色巨型起重机。那里就是位于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厂。800吨巨型起重机上印有“江南长兴”几个大字。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2004年视察这里时挥毫写下这几个字作为纪念,江南造船厂将字体扩大后印在起重机上。
    江南造船厂正在修建新船坞(建造船舶的设施)。修建新船坞是为了到2015年将年造船能力从目前的450万吨提高到1200万吨。届时,江南造船厂的规模将超过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现代重工(年造船能力为800万吨)。
    向韩国学习,再超越韩国
    2008年至2009年,全世界造船企业都因全球经济危机而陷入有史以来最萧条局面,而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广州、上海和大连的三大造船基地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工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CSIC)在天津和大连设有基地,欲将造船能力从900万吨提高到1100万吨;珠江口的广州造船厂欲将造船能力从20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都在进行扩建工程。
    也就是说,在竞争国家都因造船业不景气而减少设备时,中国反而进行大规模投资。这便是30年前韩国造船界选择的方式。全球造船业陷入长期萧条局面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陆续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厂,三星重工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640米船坞,气势汹汹地打入造船市场。此后,韩国企业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追击,最终超越日本,登上全球第一宝座。2003年韩国在船舶新增订单、手持订单、完工量三大指标上全部超越日本。
    中国完全模仿了韩国造船业跃居世界首位的成功模式。即,在经济萧条时壮大造船厂并集中推行接单战略。但不同的是,中国比韩国的速度更快。1998年,中国造船企业首次接到外国企业订单,在进军全球造船市场的短短12年后,中国就在新增订单、手持订单、完工量三大指标上全部超越韩国。
    中国利用韩国的成功模式超越韩国
    “虽然在量的方面超越韩国,但在技术方面还不及韩国,所以存在局限性。”
    这是韩国造船企业面对造船业的“韩中逆转”现象经常说的话。10多年前的日本造船界也说了同样的话。当韩国的新增订单超过日本后,当时的日本造船工业协会会长相川贤太郎说:“虽然在量的方面超越日本,但在技术方面还不及日本,所以存在局限性。”但最终,日本将垄断40年的世界第一宝座拱手让给韩国,在液化天然气(LNG)船、钻探船等需要高技术水平的船舶领域也被韩国压制。
    中国做不到吗?中国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今年6月接到伊朗国家油轮公司(NITC)发来的订单,对方订购六艘液化天然气船,每艘价格为2亿至2.2亿美元。这是中国造船企业首次接到液化天然气船订单。原来只有韩国、日本、欧洲能建造的这种船只,现在中国也能建造。
    当然,中国造船业如此蓬勃发展和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船舶订单减少近80%后,中国政府将国营海运公司船舶订单中的72%交给本国造船企业。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利用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向海外船主破格提供贷款,这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去年8月,韩国和中国就伊朗国家油轮公司的12艘超大型油轮展开竞争。结果以韩国失败而告终。中国两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分别拿到6艘的订单。当中国国营银行提出船价90%的借贷条件后,韩国企业彻底失去还击之力。
    在造船领域,做得越多技术越娴熟。例如,如果一次接到3艘船的订单,最后第三艘船的生产效率就要比第一艘船提高15%以上,这是造船业的普遍特点。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洪性仁表示:“如果中国以充足的订单为基础积累建造经验,在技术力量方面也会比预想更快地超越韩国,应该留意这一点。”
(朝鲜日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