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新可持续性建筑项目。
案例主题:汉堡之家―――寄予美好愿望的建筑。
地理位置:位于世博浦西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E片区。
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
案例原型:位于汉堡“港口新城”沙门码头60号的H2O大楼。
案例关键词:一幢获得德国权威机构认证的“被动房”新建筑项目,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的生态建筑。
技术亮点:高隔热隔音,对建筑设计、建筑物围护结构以及所采用的节能技术采取了优化措施。
案例看点:一幢现代化的汉堡建筑,参观者可亲身体验即使在上海闷热的天气里,也能在室内享受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并减少能源消耗。
在上海的友好城市德国汉堡的易北河畔,有一个复制的上海豫园的古建筑湖心亭,飞檐翘角、玄瓦朱窗。
如今,在世博会浦西园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有了一幢来自汉堡“港口新城”的“被动房”,成为汉堡这个创新和宜居的水岸大都市的象征。
这是一座体现最高环保建筑科技水平、融居住与工作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建筑。
2009年3月31日,“汉堡之家”在世博浦西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开工,专程赶来出席开工仪式的汉堡市城市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安雅・哈杜克说,“类似的建筑5年前出现在汉堡。为了借世博会强化与上海以及中国的全面联系,我们特意将这一汉堡的骄傲'搬’至上海,这也是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最好演绎。”
线条硬朗
“汉堡之家”的建筑造型非常符合我们对一幢来自德国的“被动房”的想象。线条硬朗,是典型的汉堡式传统红砖建筑,形似对着四个方向打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让人想起汉堡港堆积的集装箱,这又是非常现代的设计。
这幢建筑使用面积2300平方米,比其原型汉堡市“港口新城”那幢获节能金奖的H2O大楼小一些,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据悉,经过优化设计,“汉堡之家”预计每平方米年能耗仅为50千瓦时,是德国普通办公楼能耗水平的四分之一,较其原型的能耗水平又降低了一半。
当我来到这里采访时,上海已经入夏,湿热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有在桑拿房的感觉。但走进“汉堡之家”,马上觉得体感舒适,不是那种空调打得很低的骤冷(这里没有一台空调),而是那种如沐春风的清新自然感,窗外嘈杂的人声也都被挡在了外面,静谧得让人一时忘了身在何处。
据汉堡驻上海联络处、汉堡参加2010年世博会项目经理张非冰介绍,“汉堡之家”的节能奥秘在于其外墙采用了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新型建材,屋顶安装有45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设备,采暖和制冷所需的能量源自地源热泵,采用了具有热回收、制冷和除湿功能的通风装置。
据说,“汉堡之家”表达了一种可持续建筑文化的“隐藏的能量”理念,即提供舒适的室内气候,使人们可以方便地出入和使用工作、居住、休闲娱乐和经济活动等各个功能区域,使用清洁环保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社会及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安全感、舒适性和人性化。
简洁大气
有数据显示,为了确保可靠的照明、供暖和制冷,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物能耗占了全球40%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占了21%。
然而,“汉堡之家”证明了一幢超低能耗建筑,可以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有效利用人体和室内电器等被动热源的余热,来满足室内绝大部分的能源需求,这真是一幢“寄予美好愿望的建筑”。
让我们从外面再来打量一下“汉堡之家”。
针对上海夏季酷热特意设计为坐南朝北,朝南一面没有窗或窗很小,朝东一面和朝北的一部分则是大片的落地窗。
落地窗内都有人字形水泥支架,简洁大气,有现代建筑冷峻刚毅的美感;楼上的伸出的“抽屉”不仅对楼下起到遮阳作用,还是公共平台,给城市人多一些与人交流的空间。
窗户外侧墙上都立着一个红色金属遮阳屏,窗花一样镂空,阳光充足时电脑就会操纵其自动合上,遮阳但不遮光。
还有一棵红色的“愿望树”从楼里探出“树枝”,这是用10吨钢材做骨架,手工艺人用竹篾现场编成的艺术品。
和世博园区很多场馆开门迎客不同,这里的门时时紧闭,刚开园人少那些天,每次路过这里都以为是还未开馆呢。现在,即使门口参观者排成长队,工作人员也是在和里面通话后才放人进去,门在参观者身后又迅速合上。原来这是为了不让里面的冷空气“逃逸”,不用空调,温度始终保持在25摄氏度上下,自然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与众不同
走进“汉堡之家”,会觉得这怎么像一幢毛坯房,到处是混凝土墙,没有半点粉饰,只在扶梯扶手处刷了一些油漆。
岂知在设计师眼里,要展现的就是建筑的肌理美,为此,设计师直夸建筑工人手艺好,抹墙很平整。
像这样的与众不同在“汉堡之家”比比皆是,有一些是美学追求,更多的是“被动房”的节能要求。
这里的红砖质地非常密实,特殊方法烧制而成,本身就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再用5层砌起来,外墙最厚处超过90厘米。
这里的每一扇窗户都来自德国,是汉堡“被动房”研究所认证过的特殊材料制成的三层玻璃,中间充满惰性气体(氪气),窗框和门框也是采用特殊绝缘材料制成,降低了热桥效应,其他建材基本都产自中国。
还有屋顶,有厚达19厘米的聚氨酯隔热层,不像一般顶楼夏天酷热冬天阴冷。上面菱形方块太阳能板,又为建筑撑起了一把“遮阳伞”。
我和参观者一起来到地下室开始参观。一面汉堡全景灯箱墙前,很容易就找到了“汉堡之家”的原型H2O大楼,有玻璃幕墙部分是办公室,有阳台或落地窗部分是居住空间,办公室、居住空间在“同一屋檐下”,不用跨过半个城市去上班,这是生态建筑倡导的健康生活模式。
这里还能见到“愿望树”的根部,遒劲的“树根”象征汲取汉堡市民对宜居城市向往的能量,茁壮的“树干”象征着这些愿望被有效地传达到城市生活的核心领域,纷繁的“枝蔓”则象征着分享与交流――――从地下室到顶楼,“愿望树”引导着参观者去主动感受“汉堡之家”,感受汉堡市民的心愿。
节能降耗
地下室有一间地源热泵控制室,从小窗户往里张望只能看到一些设备。工作人员陈博告诉我,“汉堡之家”屋面上都安装有中央通风设备,利用建筑物地下深达35米深的基础桩,将其与地下管网连接,以采集地热,经过循环处理,就能够为室内提供经过加热或制冷的杀菌、除湿的新风。
“被动房”的节能原则是基本不用电,靠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以及人体和电器的余热实现能量的自给自足。记者第一次意识到“被动房”是这样在意对人体自身能量的利用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我们知道人体不断产生和散发热量,会使室内温度升高,这时就用空调降温,把热空气排到室外,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回收这些热能就能节省其他能量的消耗。
“汉堡之家”的中央通风设备带有热回收功能,夏天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可回收屋内产生的热量,回收率至少可达80%,冬天的热回收率可高达90%。
“汉堡之家”每批次进入的参观者被严格限定在20多人,前后几个批次的参观者分布在不同楼层,加上工作人员,整幢建筑最多只能容纳250人,人太多热量散发得也多,会影响建筑自身的温度调节。
来到顶楼,从窗户往外看,能看到太阳能光伏电板,陈博说,屋面上面积为45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电板能够提供整幢建筑运行和使用所需电能的80%左右。当然,这得益于“汉堡之家”良好的密封性能,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能耗都能降到最低。
今年年初,德国环境工程师气密性专家屋大夫对“汉堡之家”进行了多次严格的气密性测试,还通过施放气雾查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连接处是否有渗漏,一直修整到室内产生一个50帕的低压下,每小时空气置换次数不超过0.6次才算达标,一般新建筑是每小时3至7次,低能耗建筑是每小时1至2次。
树立标杆
在“汉堡之家”感受了“被动房”的高舒适性和低能耗后,我自然关心这样的房子是否造价很高?在中国是否能推广?
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在德国,“被动房”的造价只比普通建筑平均约高5%至10%。同样,将一幢旧建筑改建成“被动房”,也只比翻新一幢旧建筑平均高约7%至10%。
但“被动房”的节能效果是这样显著,“汉堡之家”每平方米每年的采暖能耗为15千瓦时,仅为普通建筑的5%。采暖节约的费用7至10年就相当于收回了增加的支出。在德国,随着“被动房”逐渐普及,售价几乎与普通建筑持平。
运行费用也不会比普通建筑高。能源都自给自足了,需要能源运行的中央通风设备、电脑控制电动红色金属遮阳屏系统等花费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
在中国“被动房”有没有可能推广?据了解,业内人士看法不一,即使看好者也认为,从技术上看没有任何难点,但推广起来会困难重重。乐观的说法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加,观念很快会转变,社会需求会促使房产商行动起来,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会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大而价格下降,“被动房”终将成为中国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的房子。
不看好者认为,“被动房”只是个传说。目前一些所谓的“低碳”建筑,只是用了外墙保温、太阳能、Low―e玻璃、门窗断桥铝等新型材料,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建筑还有一定距离。
但无论如何,“汉堡之家”就像标杆立在世博园区,让更多人多了一些思索和期待,什么样的建筑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小贴士
如何观赏
“汉堡之家”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建筑核心是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能源供应则是通过地热和太阳能来得到保证,参观者在这里会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生命机体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