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近期,全球各类食品价格上涨之声不绝于耳,另外预示通胀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暴涨局面。新一轮的全球通胀似乎已经渐行渐近,控制流动性过剩成为当务之急。
近期,全球各类食品价格上涨之声不绝于耳,以色列的西红柿、韩国的大白菜、中国的大蒜及巴基斯坦的面包等产品价格都罕见走高。与此同时,美国通胀预期重燃、欧洲通胀率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点、通胀已成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信息也充斥媒体,全球通胀似乎进入向上通道。
通胀已成现实?
过去半年内,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涨了57%,大米涨了45%,糖涨了55%,大豆价格涨到过去16个月来的最高值。
路透集团旗下的杰富瑞金融公司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周内,全球肉价也涨到20年来的最高值。同时,食用油价格上涨近20%、食糖上涨55%。这些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下游产业链的价格上涨,面包、蛋糕、巧克力、饼干价格纷纷上涨。
许多市场人士把粮食上涨归因为极端天气导致的投机因素,对此,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和菲律宾等国政府还发出警告:预计明年将出现极端天气,而且交易商进行投机行为,明年可能会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
而且,世界发展运动组织警告说,对冲基金、退休基金和投资银行进行的粮食投机有可能推动粮价进一步上涨。
但预示通胀的石油、黄金、棉花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也现暴涨局面。今年以来,黄金持续上涨,突破1300美元大关,现货黄金价格已上涨26.56%,而且自9月份以来,连创16次新高。此外,钻石、翡翠等规避货币贬值的稀罕物价格也疯长,今年翡翠批发价涨了一倍以上。
更能说明通胀迹象已现的是,国际股市一路震荡上行。以中国A股为例,3000点已不再是瓶颈,股市长期上升趋势被普遍看好。
经济基本面的走势更加强化了全球通胀预期。欧盟统计局近日表示,欧元区消费价格9月份同比增长1.8%,10月份同比增长1.9%。1.9%的增速是2008年11月以来的最大值,超出调查经济学家所得1.8%的预期。
而对于中国CPI的高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日前在“十二五经济形势展望高峰论坛”上表示称,“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通胀压力。而此轮通胀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分别为: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以及正在推进的资源价格改革所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策略分析师认为,此轮全球通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美元贬值,导致热钱纷纷涌入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部分地造成输入性通胀,但根源是金融危机以来,为救市各国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是流动性泛滥的结果。
货币保值需求增加
“现在粮价、菜价还不是最高的,未来两年内将达到最高点。”世界银行日前表示,肉、糖、大米、小麦等世界主要食品价格波动预计将持续5年。
李佐军预测,在中国“十二五”的初期,通胀和资产泡沫有可能提前到来。
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看来,控制通胀应首先控制高流动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太多、流动性泛滥,控制通货膨胀,就是“关上货币的水龙头”。
尽管如此,美国货币当局正不断向市场释放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9月21日的会议纪要指出,“最近几个月美国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价格维持在低水平”。而根据扩大就业和维持价格稳定的职责,美联储将“维持FOMC持有的总额约2万亿美元的国内证券规模不变,将机构债券和抵押支持证券收回的本金用于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10月中旬发表讲话称,央行已做好进一步采取刺激政策的准备,在把美国通胀目标维持在2%的前提下,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结果就是,新兴经济体将被迫干预汇率或者控制资本流动来阻止本币大幅升值。干预汇市致使信贷宽松就意味着国内流动性扩大,将会推升国内资产价格和扩大国内需求。
为此,在美元贬值下,全球汇率干预问题还在纠结之中,发达国家指责新兴经济体国家操纵本币汇率,新兴经济体国家则反驳发达国家借助宽松货币政策诱导本币贬值,货币战争在一幕幕地上演,国际热钱洪流到处兴风作浪,通胀之声响彻全球。
而应对货币贬值成为全球老百姓当务之急,股票是比较好的选择,发达国家股市历史证明,剔除通胀后的股票市场长期年均收益维持在6.5%至7%左右。
市场人士建议,在通胀不断演化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大量资金寻求保值增值和投机,可能使资源价格的上涨远远超出预期。此外,中游的部分制造业,如化工、钢铁,以及下游的消费品,如食品酿酒、零售,也将渐渐从通胀中受益,这值得投资者进一步挖掘与跟踪。而且,尽管黄金价格高企,黄金具有强大稳定的保值功能,不妨逢低买入黄金长期投资。此外,字画、瓷器、邮票都是热门藏品,也可以买些此类高端艺术品从而保值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