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新:“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和重点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11-16 10:11:34  兰格钢铁
    日前,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机化导报携手打造的第十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八届亚洲农机峰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农机管理、制造、流通、科研、教育、监理等领域的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感受来自不同领域精英人士的智慧和理念,共享思想碰撞迸发出来的火花和光芒,一起描绘中国农机行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可以预见,“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上将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这一时期,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力争在解决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上有大举措,力争在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上有好办法,从而全面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要着力推进装备结构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国从农机服务大国向农机服务强国转型;经过十到十五年的努力,将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推向高级发展阶段,健康持续提高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积极优化装备结构,大力集成技术模式,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服务农业全局、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一是切实加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要放眼全球,紧紧把握后危机时代以信息革命为主导的科技革命新形势,加大农机装备制造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公共财政投入引导金融资本、外资民资等各项投融资向农机装备制造和应用领域集聚。要继续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解决好农民购机难问题。要推动实施作业补贴政策,大力培育农机应用市场,加快新技术的普及。要充分利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建设示范区等手段,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淘汰老旧高能耗机械。要大力完善农机推广鉴定、安全监理、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手段,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要通过行政手段、专家知识结构优化、技术推广方法完善,大力促进农机与农艺、养殖技术融合。要切实加强机耕道、机具停放场、维修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以机械化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二是全面提升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层次。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农业装备研发制造政策、资金扶持体系。要重点加强骨干企业建设、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基地和园区建设,提升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领域。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农机制造结构,重点解决薄弱环节农机化技术难题,开发适应丘陵山区的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要鼓励探索智能农机制造。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技术,促进形成从机械化、自动化发展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个性化、参与式、交互式等中国特色农业机械信息化生态链。

    三是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的协调发展;加大国家投入,拓宽办学筹资渠道。要加强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农机生产企业积极性,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将农机教育培训与信贷等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农民自愿接受农机培训。要培养农业机械化的高级和专业人才,有步骤地支持“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农机企业与大专院校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鼓励定向培养农机管理、研究、推广人才。

    四是推进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强国。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机械、技术、资本、服务的联合,将国家农业机械化事业单位、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维修企业、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农机专业户和农户联系起来,建立起经营主体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形式多层次化的农机服务网络。要切实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和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将农业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组织倾斜,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经营水平,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向产前和产后拓展,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延伸,服务项目从单一生产环节向综合服务和全过程服务发展。要鼓励农机流通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售后。鼓励支持农机服务走出国门。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