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钢结构行业2010年年会暨江苏省钢结构新技术研讨会在江苏宜兴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钢结构委员会主任尹敏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弓晓芸及来自江苏省的120名代表。与会代表对钢结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应用等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议由江苏省钢结构混凝土协会会长顾炎晴主持。顾炎晴表示,江苏钢结构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江苏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亮点之一,涌现出沪宁钢机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为国家和江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尹敏达在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钢结构企业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正在起草编制的中国“十二五”钢结构发展规划,需要各省市钢结构协会共同去做,准备明年两会期间建议国务院加大力度发展钢结构。我国钢结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人家上百年所取得的成就。现在钢结构产业企业有1万多家,比较有影响力的有150多家,上规模、有体系的企业有50家,有的比国外的规模还大。
钢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标准,使自己的企业管理标准化,产品管理化,使产品真正上升为品牌。2010年钢结构行业对钢材的需求是2500万吨~2800万吨,这对整个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沪宁钢机副总经理李翠光向代表们介绍了企业发展的历程,以及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方法,展示了83项精品工程获奖及取证情况。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舒赣平强调,要加快建立全省钢结构领域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多地了解江苏、中国及国际钢结构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探讨钢结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企业改革的发展途径。
会后分组讨论和技术学术交流期间,江苏赛特钢构副总经理瞿皑风、江苏春都钢构董事长戴有法、中建钢构江苏公司副总工陈韬、徐州飞虹网架总经理赵敦实、苏州二建钢构总经理张骁雄分别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就江苏钢结构行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变钢结构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钢结构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等问题向协会提出建议和希望。
会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局长徐学军作了《调优做强建筑业,做专做精创品牌——江苏建筑业钢结构企业任重道远》的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江苏建筑业除了从业人员和建筑业总产值在全国各省市区名列第一,建筑企业总数、一级以上资质企业数量、企业营业额、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和荣获“鲁班奖”、“国优奖”的工程项目均在全国名列第一。全省共13家企业营业额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加3家。5家企业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商225强行列,11家企业入选中国承包商60强。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建筑市场的一个基本走向是: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规范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多元化。
同时,徐学军也谈了考察浙江建筑企业后的感想。他认为,浙江凭借优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产权制度上,由单一的资本结构走向多元化。在战略定位上,由规模扩张走向品牌经营。在经营手法上,由简单扩大再生产走向资本经营。在业务范围上,由专业的土建施工走向多元经营。在地域开拓上,由浙江省走向全国直至海外市场。他认为,江苏省建筑业发展中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发展质量不协调;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企业同业竞争激烈;四是产业工人队伍和能力不稳定和不可持续;五是科技创新和技术体系须完善;六是建筑产业形象有待提升。他指出,江苏建筑产业包括钢结构产业要有三个面对:面对未来省内、国内、海外建筑市场;面对先进地区(企业)要“走出去拓宽视野、交流中找出差距”;面对工程(用户、客户)需要重视安全生产,诚信履约,树江苏建筑品牌,创江苏企业名牌。
江苏宜兴市建设局局长周达祥、党委书记周水仙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陶都宜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概貌以及全市钢结构企业的发展状况。他表示,宜兴市位于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十二五”期间将以高铁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交通和低碳交通系统,重构区域交通路网骨架,构筑以“高速铁路为龙头、高速公路为骨架、市级干线为支撑,覆盖城乡”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将城市各功能组团和各产业板块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宜兴到沪宁杭、苏锡常不超过1小时,各乡镇村到高铁站不超过30分钟的时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