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对于大连机场来说,绝对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截至当日,大连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成为我国东北第一个“千万级”机场。
年旅客吞吐量超千万,堪称大连机场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有资料显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千万人次以上,则意味着该机场已成功迈入国际一类机场行列。年旅客吞吐量超千万,更意味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次跃升了一个新高度。
可以说,机场是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第一窗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大连作为辽宁、东北对外开放的门户与龙头,大连机场重任在肩;大连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机场势在必行;打造东北亚门户枢纽空港,大连机场志在必得。
回顾大连机场近5年来的发展,旅客吞吐量年均递增都在百万人次以上,可谓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步新跨越。抢抓辽宁沿海开发开放重大战略机遇,大连机场正承载着新的梦想,携手辽宁沿海城市群,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飞越东北亚,飞向世界……
抢抓机遇勇担使命
位于大连主城区西北部的大连机场,前身为民航大连站,始建于1972年10月,1973年4月开航,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国际机场,1994年1月经亚太民航组织认定、国家民航总局批准,更名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或许从诞生那刻起,大连机场就注定了要担当特殊的使命。面向黄渤海,扼守京津塘,比邻俄日韩,空中俯瞰,大连机场是雄踞东北亚的中心、枢纽,不仅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也是连接东北、通达世界最便捷的空中走廊。
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吹响,当辽宁沿海正式对外开放,大连机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尤其去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曾明确指出大连要担当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大连机场更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怎样才能担当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大连为此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一个集聚区”、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市长李万才一语中的:“没有枢纽机场,大连就称不上航运中心。”
的确,以往在许多人的概念中,航运中心建设似乎与机场就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大连机场恰恰是一个重要支点,且与“三个中心”建设密不可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要带动区域快速发展,必须加速区域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须有高效运作的枢纽空港,必须有安全快捷的空中通道,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
机场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而是城市的一种基础设施和重要功能。“大连要在区域发展中充当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把大连机场建设成东北亚门户枢纽空港,是历史赋予大连机场的重要使命。”大连机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任恩岩,显然已经把机场发展的目光放到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大格局中。
据有关航运数据统计,越是发达国家机场占比越高,民航网络越发达。“如果绘成图表,便会发现民航业发展是一条上升趋势的斜线,大宗货物的数据则是一条抛物线。发达国家输出更多的是信息、技术、人才,发展中国家往来运输的大多是矿石等原材料。”大连机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杜志渊说,“而抛物线的拐点,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开始。”
当前,我国正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连机场打造东北亚门户枢纽空港恰逢其时。杜志渊进一步指出,枢纽机场的突出标志是客货中转量和航班、航线网络的覆盖面。“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绝不单单是一种量的变化,而是一种质的飞跃,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标志着大连航运中心跃升了一个新的能级。”
构建枢纽打造品牌
机场吞吐量是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抢抓机遇,大连机场重新修订并大力实施《大连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规划》。他们以“实施枢纽运作、发挥枢纽功能”为目标,组建了“战略联盟”,启动了“中转战略”,扩大了航线网络,完善了基础设施,枢纽建设深入推进。
突出需求重点,打造京沪快线。大连机场紧紧抓住北京、上海两个“比重高、贡献大”的核心城市,努力构建空中航线“公交化”格局。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增强中转功能。在增加航班航线的基础上,由“单纯注重量的增加”逐步实现向“更加注重中转衔接”的转变,进一步完善旅客便捷抵离机场、空地无缝接驳综合保障系统,满足支线转干线、干线转快线、干线转国际航线的旅客需要,聚集中转客人,强化中转功能。
扩大地域范围,旺季要抓牢市场,淡季补充客源。强化中转联程航班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加大低端旅客、旅游团队和周边城市开发力度。实施点面结合拉动,扩展优化航线网络。按照“扩充国际(航线)、优化干线、织密支线”的思路,大连机场全力打造了“布局合理、点多面广、支干互补、国内国外衔接”的“蜘蛛网”式航线网络结构。
围绕枢纽机场建设总体要求,由大连机场主导发起设立的“东北腹地及环渤海区域27家机场航空市场战略联盟”,不仅在民航业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震动,更大大推动了航线网络结构的完善和枢纽功能的提升,累计新增和加密了18条盟内航线,每周增加近80个航班。而通过采取空地联运、定点班车、空中快线、腹地宣传、中转航班等多项措施,更有效落实了“北上南下东拓西征”的四面市场开拓计划。
建设枢纽机场,要有高品质服务。大连机场十分注重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建立提升服务品质的长效机制。于是,打造“品牌机场”成了大连机场服务工作的主线。重点构建CDLIA服务新体系,整合服务资源,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向国际一流机场迈进。通过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大连机场正着力培育一批品牌服务、一批品牌员工、一批品牌部门,促进整体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细节决定成败。针对旅客中转需求,大连机场积极与航空公司携手合作,不断优化航班设置,以提供让旅客顺畅、舒心、便捷的旅途中转服务。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完善航班时刻衔接、机位安排、旅客引导等中转服务环节,最大限度缩短衔接时间,全面打造高效中转服务品牌。
旅客出行,乘机、乘车晚点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为此,大连机场按照治标治本相结合、短期长期相结合、空中地面相结合、安全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航班延误整治工作,切实保障航班正常和提高航班延误应急处置水平。通过加强现场指挥协调,实行“首问责任制”,制定突发应急预案,环环相扣,整体联动,全面提高旅客满意度。
迎接挑战实现飞越
冲刺“千万级”,推进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实现由中型机场向大型机场跨越,是大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同样是服务辽宁沿海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为抢抓机遇,打一场跻身千万人次机场的全员攻坚战,大连机场从促进生产、扩展航线和完善设施三方面全面发力,不仅战胜了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风暴,并且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大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分别递增17.4%、17.4%、14.6%、12.6%、16.5%。而到11月29日初步统计,大连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已稳超1000万人次,其中国际及地区进出港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4位。在东北12个机场中,大连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三项指标连续13年名列第一。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连机场更保持了37年安全运行的骄人业绩。
目前,大连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150条,国际和地区航线36条,连通89个城市,与13个国家2个地区通航;周航班量最高时达2200余架次,高峰小时航班容量可达24架次;有27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停场过夜航班29架,其中南航、海航分别在大连机场设立了基地;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通航城市数分别为9个、3个和8个,其中与日本、俄罗斯通航城市数分别列全国第2位和第1位,与韩国日通航班次居国内前列。
实施“北上东扩南下”市场开发策略,大连机场航线网络开始突破性扩张。围绕京、沪、穗三大核心机场,大连机场倾力开通“空中穿梭巴士”,每天飞北京、上海浦东、广州的航班分别达到18班、20班、6班,同时提高了对深圳、天津、成都、青岛等六大骨干机场的辐射频率。如今,大连机场国内航线“三大通道”(南北、西南、西北)和国际航线“两大扇面”(日韩俄、欧美澳)格局已经形成,初步具备了国际中转功能。
坚持“客货并举”方针,实施“双枢纽”战略,今天,在加快实施大连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的同时,大连机场正着力打造大连东北亚航空货运枢纽。今年底,空港物流中心建设一期工程就将竣工。拓展空运中转、海空联运和卡车航班业务,加大包舱、包板、包机业务量,大连至欧洲的货包机航线即将开通,大连至日本航线将再次增加货包机,大连机场的目标是实现由传统货运公司向现代物流公司转型。
成功迈入“千万级”,大连机场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眼下,大连新机场建设工程已经列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机场选址在大连金州湾内,采取离岸填海建造人工岛方式建设,拟规划填海造地面积20.8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四条跑道,跑道长3600米,可起降A380客机,预期旅客吞吐量将达3600万人次以上。
加快推进大连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今天,大连机场已经描绘出一幅崭新的蓝图: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力争达到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5万吨,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初见成效;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日渐成熟;203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基本实现。
承载着梦想,大连机场正在不断高飞!大连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将指日可待!
来源: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