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里木油田寻访宝钢油井管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12-7 11:01:45  兰格钢铁
    连日来,宝钢日报记者分兵几路,踏上了用户走访的紧张行程。今年时值宝钢新一轮发展规划出台,“成为绿色产业链的驱动者”、“提升环境经营能力”,企业发展的全新理念赋予了本次用户走访新的内涵。可以说,这是一次绿色之行。无论是石化、汽车、机械工程、核电等领域的高端用户,还是民用等领域的普通用户,宝钢绿色产品成为此行关注的焦点。我们希望通过用户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产品的应用情况,为宝钢的绿色发展尽一份心力。

    离开库尔勒,沿着314国道一路向西。差不多3个小时,我们终于驶上一条叫做库东公路的油田公路。花白的盐碱地旁,到处长满了骆驼刺、红柳和棉花。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在一片胡杨林的深处,一个几十米高的钻井台映入眼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塔里木油田轮古391c井。

    今天,这个油井正在进行油管下井作业,采用的产品正好是宝钢生产的一种加厚抗硫油管。按照宝钢国际商贸公司驻塔里木营销员熊文斌的话来说,我们是来“跟井”的。“跟井”是油田服务人员的行话,每次宝钢新产品下井,这些营销服务人员都必须24小时蹲守在现场,以便快速反应。轮古391c井是离塔里木油田总部库尔勒最近的一个油井。即便这样我们也风尘仆仆地跑了近4个小时。而这对于熊文斌和他的伙伴们来讲,真的是小菜一碟。在塔里木盆地深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油井星罗棋布,每去一次单程至少要花七八个小时。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目前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为160亿吨。然而,这里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开采难度最大的油气田――目标层深,岩层结构复杂,而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腐蚀性介质多,开采难度极大。在塔里木打的最深的一口井深度超过了8000米,为国内之最。塔里木油田被业内人士称为石油管材的“检验所”,其技术质量要求是最高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只要在塔里木用过的油井管产品,在别的油气田基本可以免检。宝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专业石油管材,在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地方的油田,都采用了宝钢产品。然而真正擦亮宝钢石油管材产品“金字招牌”的,却正是塔里木盆地艰苦卓绝的开采环境。

    戴上井队特有的桔黄色安全帽,我们一行人在井队监督的带领下进入了开采现场。在钻井台前面的空地上,摆满了等待下井的油管。一位工作人员正不厌其烦地用压缩空气清洗油管的螺纹。在塔里木,打一口井的成本常以亿计。只要有一根管子出了问题,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爬上了几十米高的井架,我们近距离目睹了宝钢油管下井的现场。一根又一根油管穿上保护套,稳稳当当地吊上了钻井平台。解开保护套,工作人员又一次用专业工具对钢管的内外螺纹进行了清理,最后还用手一圈圈地来回摸。用行话说,这叫“现场气密封检测”。一根油管的下井过程大概10分钟不到,但是光用在检查丝扣上的时间就占掉了三分之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必须的!下油管最怕“粘扣”。如果丝扣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上扣”了。对好两根油管的连接螺纹,用液压钳旋紧。一切就绪后,一根近10米长的油管就完成了在地面上的使命,被稳稳地送入了地底。

    渤海钻探负责现场作业的党支部书记老廖介绍说,这口气井5900米深,他们每天要下100多根油管,全部是宝钢产品,干得比较顺,估计两天两夜就能下完。廖书记在井队里干了20多年,什么样的管子都见过。对比起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差异,廖书记实话实说:“从整体稳定性来讲,进口产品要好一点。但是这些年,我们自己的油管质量上得很快,现在好多进口产品都被替代了。”

    走下钻井平台已是傍晚时分,但盆地的阳光还那么刺眼。地上,一排排闪闪发亮的油管正整装待命。熊文斌的手向西北方向指去――这个方向100多公里处,宝钢的超级13铬油管已经开始在地下服役。这也是我们此行最大的遗憾,如果再早大半个月,我们就能亲眼目睹这一绿色油管产品的下井全过程。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得知,这种油管产品的抗二氧化碳能力超强,特别适用于腐蚀介质复杂的塔里木油田。而它的使用寿命会是普通产品的几倍,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讲,无愧于“绿色产品”的称号。

    作为塔里木油田的战略合作伙伴,10年来,以超级13铬为代表的一大批宝钢产品成功替代了进口,在塔里木油田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宝钢的油管就像一根根扎入地底的“动脉”,在这个最为恶劣复杂的环境中经历岁月的考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经济建设的“血液”。(来源:宝钢日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