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09年欧美日汽车市场的大幅下滑以及部分跨国车企所引发的产业地震,2010年的全球汽车业依然在寒冬中奋力前行,却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温度的回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继续领跑全球车市。
通用重启IPO为百年老店的浴火重生拉开了序幕,尽管前途依然不容乐观,但毕竟给萎靡不振的美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一线曙光。悍马品牌的关闭,也被看作是通用改革路上的一颗棋子。愈演愈烈的丰田召回事件影响扩及全球,令丰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事件也被看作是整个汽车产业的问题。从以“绿色畅想未来”为主题的北京车展,到首辆电动汽车日产LEAF的即将上市,新能源汽车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绿色之风,节能、低碳、环保成为大势所趋。国内自主品牌试图将新能源汽车打造为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而跨国车企们也纷纷瞄准新能源,视其为走出危机的方舟。
搜狐汽车以对2010年国内外汽车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标准,择选出十大事件,整理如下:
事件一:丰田深陷“召回门”
2010年年初,丰田便一脚踏入“召回门”的泥沼,一年来接近1000万辆的庞大召回事件让人震惊,丰田品牌形象再受重创。尽管总社长丰田章男亲赴北京对公众三度鞠躬致歉,但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此次丰田的危机公关不力,与公众诉求不符。
回头来分析大规模召回的深层原因,丰田片面追求全球扩张而疏于管理、牺牲了质量,以及零配件共通化的策略广受诟病。事发后丰田对快速扩张进行了反思,并且调整了产品线,将产品中心回归到了经济型小车上,同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走上了品牌重塑之路。
丰田事件对全球汽车尤其是暴涨的中国市场是一个警示。量力而行——这四个字也成为了丰田事件留给中国自主品牌的警世箴言。
事件二:通用重启IPO纽交所成功上市
2010年通用继续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焦点。
11月18日,宣布破产保护17个月之后的通用汽车重返华尔街,伴随着新任CEO阿克森敲响的钟声,通用在纽交所充新挂牌上市。首日以34.19美元的价格收盘,较其33美元的定价高出了3.61%,而此次公开募股将至少为通用汽车募集201亿美元资金,若承销商完全行使超额认购权,融资额度将高达231亿美元,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IPO。
此次重启IPO被普遍视为通用重新崛起获得初步成功的标志,也是美国汽车工业复兴的里程碑。然而企业内部改革会否见效、新任CEO能否胜任等问题令外界对其未来命运如何并不感到乐观。
此次通用IPO更令国内关注的还有上汽的参股。上汽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33美元获得配售美国通用汽车15,151,515股普通股,总计出资499,999,995美元,约占美国通用汽车总股本0.97%。上汽入股通用仅仅是“对合作伙伴的支持”还是另有企图,仍需静待观察。
事件三:悍马品牌全面关闭
2010年8月底,最终拯救无望的悍马品牌被关闭。
有着18年历史的悍马品牌被称为“越野之王”,是所有男人心中的“大玩具”,它的消亡令众多悍马迷唏嘘不已,然而对于环保人士而言却意味着一种胜利。
有人将悍马之死称为时代的需要,在“高油价时代”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作为高油耗低环保代表的悍马必然被淘汰。在通用重树形象的棋局中,悍马注定是一颗被牺牲掉的棋子。
外界对于悍马究竟能否起死回生猜测不断,但是无论如何,中国企业并不是一剂灵丹妙药。
事件四:中国汽车零部件贸易战升温
近年来,国际贸易之中的利益之争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倾销事件令“贸易战”一词受到了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始于去年9月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余波未了,其负面影响延续至今,使得中国涉案轮胎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锐减,同时也波及到了美国的轮胎业。
2010年10月,欧盟将中国铝合金车轮进口关税上调至22.3%,2010年6月,欧盟对从中国进口铝轮毂征收20.6%关税。12月3日起,欧盟又开始对中国出口至欧盟的汽车行业用纱线征收关税,适用时间为5年,关税税率高达9.8%。
作为大众、戴姆勒等欧洲车企的主要利润来源,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与他们各自的利益休戚相关,也因为中国出口零部件的成本优势,欧洲整车制造商与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在征收反倾销税的问题上分歧巨大。
由此可见,贸易战的双方都不可能从中独善其身,如若真的开战,“双输”似乎是必然结果。“中国制造”想要冲破层层贸易壁垒,除了以积极理性强硬的态度团结一致应对挑战,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归到“以质取胜”、提高技术附加值上来。
事件五:中国汽车销量望破1800万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11月产销数据,预计全年汽车产销数量超过1800万辆,环比增长32%。
根据这一数据,中国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已成定局。
这一不同寻常的井喷式增幅令汽车业界一片欢欣,各大汽车集团纷纷投建新厂、扩大产能。然而人们在欣喜的同时也需要冷静思考,1800万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在全球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中,中国自主品牌的产能和研发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升。而汽车保有量激增带来的诸如油价上涨、交通拥堵、碳排放超标等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同样令人担忧。这些或许才是我们在1800万辆的繁华背后应该关注的焦点。
事件六:日产聆风引领世界电动车革命
近日,100%零排放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LEAF)在日本本土成功上市,并预计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初陆续在美国及欧洲部分市场上市,在2012年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至此,属于日产汽车的电驱动蓝图全面铺开。
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技术最纯熟的纯电动汽车,LEAF的成功上市给世界汽车产业带来的变革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席卷全球的汽车动力革命已拉开帷幕。卡洛斯•戈恩抛出了电动车业务三年盈利的豪言壮语,虽然业界诸多人士对此表示质疑,但日产抢先布局电动车市场的先见之明依然让业界叹服。
在日本国内,经销商为消费者营造了完善的充电环境,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先程度引来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学习。以之为榜样,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何时走上绿色之路,实现零排放的最终梦想,则是众人所期待的。
事件七:韩系车逆势崛起
金融危机将全球车市带入寒冬,而最先从中逆势崛起的是韩系品牌。
据最新数据统计,韩国现代汽车今年在美国销量已达50万辆,2011款索纳塔轿车更是被美媒评为“2010全明星汽车”以及“2011年十佳汽车”之一。根据2010年6月的J.D.Power调查结果,韩国现代汽车力压丰田、大众等汽车主流品牌,入主前三名,成为汽车巨头“可怕的竞争对手”。
而在中国市场,北京现代经历了八年的华丽蜕变,更在“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中首次超越广汽本田和上海大众等合资品牌,位居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排名榜首。同时第八代索纳塔车型将于明年一季度末上市,北京现代将借新索纳塔决战B级车市,这也是对北京现代品牌和品质的双重新考验。
韩国品牌缘何能够在逆势中一枝独秀?“价廉质优”是其取胜的法宝。进入市场初期韩国现代曾因追求销量而忽略品质,对品牌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扭转市场对韩国车的成见,现代采取了一系列改善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的措施,得以在寒冬中逆市突围。
现代起亚未来的事业规划是“生产10年内无故障汽车”。成长中的国内自主品牌想必应该从竞争对手身上好好学习一下品牌塑造之法。
事件八: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
东风日产发布了自主品牌“启辰”,成为继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品牌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
一汽大众南海工厂项目因为不满足“推出自主品牌车型”的条件而未能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这也促使一汽大众加快了自主品牌的进程。与此同时东风本田的自主品牌计划在明年面世,北京现代、广汽丰田、长安福特马自达等合资车企也纷纷表示了开发自主品牌汽车的意图。
合资汽车企业推出自主品牌已成为一种新潮流,在政策引导的支持下利用原有平台打造新产品,凭借价格优势进军二三线市场。但是究竟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算不算真正的自主品牌,依然争议声不断。但是眼下对于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来说,如何应对这一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守住阵地的同时提高竞争力,才是当务之急。
事件九:“汽车网购”拉开序幕
12月13日,吉利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国内首个汽车订制产销服务,还将与其《天下网商》的传播和销售平台达成“帝豪系列汽车网络团购”营销模式。
此外淘宝聚划算团购平台上演的奔驰smart团购秀,以及东风日产玛驰获得巨大成功的网络销售体系,令业界对“汽车网购”的未来充满期待。
基于淘宝成熟的销售平台可以令企业在最短的时间聚拢众多目标消费者,从营销方式上来看,网购无疑是一个非常精准高效的营销方式。然而汽车毕竟是大宗商品,所谓的“网上购车”最终都免不了线下交易,因此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汽车网购难度仍然很大。但是作为汽车销售领域的发展趋势,汽车网购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只不过脚下的路还很漫长。
事件十:2010北京国际车展
“绿色畅想未来”是2010北京国际车展的主题,本次车展展出面积近20万平方米,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家汽车厂商参展,展出990辆各式汽车,包括95辆新能源汽车、全球首发新车89辆、一批概念车、以及大量节能减排新技术,完美诠释了新能源的概念。
海外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自主品牌发展的迅猛势头成为本届车展的两大亮点:跨国车企纷纷选择在北京车展进行全球首发,更将二、三线城市作为进一步抢滩中国市场的重要阵地;自主品牌也纷纷以最强阵容亮相车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风头直逼海外车企。
海外巨头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大众汽车,它包下了E5一个整馆,展台总面积达9326平方米,集团旗下九大品牌中的六个在华销售品牌——大众、奥迪、斯柯达、兰博基尼、宾利、布加迪,以及保时捷品牌在同一展馆联袂参展。此举不仅创下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参展之最,也是本届北京车展参展面积最大的汽车集团,足见新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投入倾斜。
本届北京车展在规模上已成为全球最大车展。绿意盎然的北京车展也预示了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在低碳、节能、减排的新能源之路上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