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钼业“巨头”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钼集团”)在两年多前将金钼股份(601958)成功上市融资89亿元后,又开始进军国际融资平台。 3月3日,金钼集团旗下海外子公司金堆城西色(加拿大)有限公司在西部产权交易所增资扩股30%,吸引了来自包括加拿大方面的资本金11015万加元(约人民币7.42亿元)。 几乎同时,与金钼集团矿藏同在一条矿脉的另一家民企钼业巨头——陕西炼石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炼石”),也终于摆脱资金窘局,通过寻求借壳入主*ST偏转(000697)的方式,化解了此前多年来守着矿藏却苦于资本压力无法做大做强的尴尬。 “老大”掘金国际化 2008年4月甫一登陆A股市场,金钼股份就因其是亚洲最大的集钼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化工(钼)、玻璃、科研、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而被资本市场冠以亚洲钼王之称。 金钼股份当时也创了陕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之最,为陕西企业上市以来所有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总和。据悉,2010年金钼股份销售收入、总资产比成立之初分别增长了21.72%、568.37%。 3月3日,金钼集团董事长马宝平告诉记者,几年前,金钼集团联合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注册了一家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公司金堆城西色(加拿大)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拥有沃维瑞锌银矿采矿权和周边几百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将主要生产锌、铜、铅精矿。 在海外设立合资公司,是金钼集团走出去战略重要的一环。金钼集团一位宣传负责人称:“去年6月,公司在加拿大的育空锌矿已经完成了首次投料试车。并在试运营中成功生产出铜和铅精矿。公司将于2011年进入运营期。” 马宝平解释说:“对于一家即将正式投产的矿业公司,资本金需要扩展,因此,公司在西部产权交易所进行了挂牌增资扩股活动。” 据西部产权交易所总裁骆东山介绍,3月3日,金堆城西色(加拿大)有限公司挂牌成交的增资比例分别为12%、7%、6%、5%,成功增资11015万加元,折合人民币7.42亿元。分别被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艾瑞驰投资有限公司、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北方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竞得。 据了解,近年来,金钼集团加速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化进程,已锁定加拿大、澳大利亚、刚果、赞比亚、马达加斯加等重点区域,加快海外“圈地”步伐。 陕西省金融办杨先生表示,在陕西省政府方面看来,金钼集团具备成为国际化钼业集团的潜力,所以对金钼集团推进国际化也给予不少支持。 “小兄弟”加速借壳 与金钼股份顺风顺水的资本旅途相比,偏居陕南一隅的陕西炼石却因为发展严重受制于资本金约束,只能守着巨大的矿藏而在资本市场门外徘徊。 陕西炼石的上市之旅颇为艰辛:从2006年底托身股改的ST博信(600083)开始,两年之后净身而退,再到2009年初借壳*ST申龙(600401)失败,2010年,陕西炼石决心再战*ST偏转,坚韧谋求着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借壳梦想。 “陕西炼石在经历了与*ST申龙的借壳失意后,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终于在2010年正式重组*ST偏转。这一消息在二级市场甫一传出,一度也导致*ST偏转大受资金热捧,仅仅从2011年2月28日停牌前的十几个交易日,涨幅就超过40%。”光大证券驻西安分析师汪辉分析认为,这次陕西炼石志在必得,从目前进展情况看,应该说基本顺利。 熟悉陕西炼石的一位陕南矿业人士告诉记者:“也有人曾质疑,它的矿藏量未来增量空间有限,但最新的公告显示,其矿藏量却出现暴增,还发现了罕有的铼矿。” 对于新出现的铼金属,接近陕西炼石高层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科研人员也确实一直致力于上河钼矿独有的伴生贵金属铼的提取,并研究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工艺流程。”不过,该人士也坦言,铼现在的经济开采价值尚存不确定性。 陕西炼石副总经理相里麟称:“有关公告已在拟定中,最近一两周将披露该信息。” 而根据此前*ST偏转公告,在此次矿产勘查完成后,重组双方都将根据资产进行重新审计、评估。但调整后的资产重组方案整体框架不发生变更,并且新增股份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基本不变。 争取定价权 “早在2006年,中国矿业联合会就授予陕西华县‘中国钼业之都’称号。”陕西省冶金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蔡颂尧介绍说:“当时,中国矿业联合会就认为,金堆城地区的钼矿资源具有埋藏浅、矿带集中、矿体厚、品位较高且稳定的特点,在全国优势地位明显。” 在陕西省冶金工业协会一些行内人士看来,在秦岭南北钼矿区域的金钼集团,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钼加工、科研基地,该集团目前也是亚洲最大的集钼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基地。当然在该钼矿区带西北部的渭南境内,还有矿带南部的商洛境内,从事钼业采矿、科研、贸易等方面业务的企业有十多家。在南北龙头的金钼集团和陕西炼石的“掘金”示范效应下,已经合力造就了在国际钼行业的知名度。 上述人士认为,目前陕西已经意识到仅靠守着丰富的钼业矿藏是难以成就霸业,所以频频支持相关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寻找资本,以充实钼相关产业链条的布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钼业分会一负责人则指出,“所谓的霸业、‘钼谷’都是虚名,包括陕西钼业企业在内的中国钼业企业,在国际上竞争,尤其是在价格上争得话语权,可能才是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