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亟待舒缓的情势下,中国证监会批准焦炭和铅期货上市,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期货市场的利好消息。
2010年4月,中国推出股指期货,为金融危机笼罩下的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时过不到一年,焦炭和铅两个期货品种获准交易,并且是在资本市场流动性紧缩、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的时候,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地发展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决心。相信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坚持金融改革创新的方向,对全球金融资本市场的复苏也带来历史性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之一。然而,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表明中国在全球商品定价体系中的地位与消费大国远不相称。因此,提高商品定价的话语权,必须成为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个目标。而发展和壮大期货市场,让更多的大宗商品进入期货交易,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例如焦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2010年全国生产焦炭大约为38亿吨,出口335万吨,85%以上的焦炭,用于钢铁冶金企业的生产消费。但是,焦炭的价格波动很大,出口价格偏低,钢铁和焦炭等生产企业没有规避风险的渠道。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郑玉春说,焦炭在高炉炼铁中是不可缺少的炉料。从钢铁企业来讲,希望焦炭价格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会相对小一些。焦炭期货上市,可以起到发现价格的作用,从而使得钢铁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动向,合理安排生产与采购计划。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也有利于企业降低市场价格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企业控制原料成本。
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山西安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喜斌表示,在2008年之前,中国一直是国际焦炭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未来中国的焦炭出口和价格应该会逐年稳定增长。焦炭期货上市,对于焦炭生产商来说,多了一个销售焦炭的渠道。对于钢厂等最终用户,也有了一个锁定远期所需原材料成本的机会。
最近两年,包括粮食价格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一些人甚至把粮食等农产品(000061)价格的这种上涨,说成是中国期货市场“惹的祸”。对此,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等功能,对抑制通货膨胀和管理投资风险有着积极作用,这是早已被资本市场所证实了的东西,它不会从根本上刺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
事实上,中国新兴期货市场虽然尚未对设定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纽约、芝加哥和伦敦等大型交易所构成威胁,但是,中国4个期货市场20多个品种的交易,对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例如,铜和大豆供应商,不得不根据中国期货价格的变动与中国做生意。中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对全球各地的价格趋势不断产生有利于市场公平的推动作用。而中国期货市场的日益规范化和法治化,让中国有能力、有胆量坚持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的战略,果断搁置那些不利于期货市场发展的任何争议。中国的领导层、资本市场专业人士和更多企业都相信,期货市场是个好东西,有利于中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必须看到,包括期货品种在内的金融资本市场品种少、上市难,反映出金融创新的勇气、能力、观念和体制等仍存在许多障碍。市场人士回顾了一组数字:上市股指期货花了4年时间,上市玉米期货花了5年多时间,而创业板上市甚至等了8年。资本市场推出金融新产品时间长,金融创新成本高、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从而使一个生产和消费大国缺少全球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的问题,不能得到尽快改善。从进口铁矿石、大豆等定价的被动地位,到中航油等企业在国际衍生品市场遭受的巨额损失,都表明了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创新的迫切性。
可以肯定,我国资本市场创新与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在全球经济地位的提升不相匹配。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为300万亿元,仅仅相当于中国GDP总量的7倍多点,期货等金融资本市场明显处于初级发展水平。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场内金融衍生品短缺,需要焦炭这样的新品种来给期货市场升温。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说,期货新品种的不断推出,将坚定中国发展期货市场的信心。政府和市场层面将学会在期货实践中,收获思想解放和实战经验。特别是把防控风险放在首位,加快包括金融、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在内的上市机制、体制改革,在依法监管和活跃交易方面,做出更多符合国情、市场的努力和探索,才能使金融资本市场规模、市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