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 许中波
钢铁业要加快升级 现在政府调控房地产,包括钢铁行业影响很大。今年要考核地方政府官员,要建一千万套给穷人的房子。我考察了大部分地区,做得最好的是重庆市。造一千万套房子给穷人住,需要钱,需要地。现在重庆市把钱和地重视起来。如重庆市有很多山,重庆把山推平,变成地。所以重庆市把一部分卖的钱来造穷人的房子。重庆市的农民工变成有房子的人,劳动力成本就低,因为住的便宜。别的城市要不就有钱没地,要不就有地没钱。今年政府加大考核力度,保障房的大规模建造,对钢铁业将有好的影响。 这次日本地震有利于中国钢铁业,海啸在日本发生了,日本的钢铁工厂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现在是中国钢铁企业乘虚而入最好的时机。但是你的产品档次太差了,人家也不要。唐钢提高了档次,所以今年还是不错的。所以河北钢材要发展,一定要搞精品。钢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挑战: 1、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大于60%,进口铁矿石价格变动大。国产铁矿石成本高。 2、政府政策变化大。 3、中国钢铁企业利润率低。 4、中国钢材消费强度降低。
中国钢铁需求分析 中国需要多少吨钢?中国粗钢消费峰值将在8亿吨左右。 美国是在人均GDP为16689美元时(1973年),人均钢消费量达到峰值(644kg/人)。并且美国人均GDP在10000-20000美元之间时,人均钢消费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加,人均钢产量会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300-400kg/人范围。德国是在人均GDP为13176美元时(1974年),人均钢产量达到峰值(858kg/人)。德国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并一直达到峰值,随后人均钢产量向下调整。我国台湾省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产量也在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人均钢消费量目前保持在700-800kg的水平。韩国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2004年韩国的人均GDP以1990年不变价计为11971美元。日本是在人均GDP为11439美元时(1973年),人均钢消费量达到峰值(1098kg/人)。日本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消费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并一直达到峰值,随后人均钢消费量向下调整,但仍保持在800kg/人左右的水平。尽管上海和北京已经有相对高的钢材消耗,但中国大部分地区钢材消费量依然很低。区域之间很不平衡。 中国造船板需求:2006年——2010年,每年平均830万吨。2011年——2015年,每年平均1028万吨。 2007年造船行业消耗钢材总量941万吨,其中造船消耗711万吨,其中造船板消耗591万吨,型材消耗量达68万吨,其它钢材消耗52万吨,修船消耗钢材100万吨,海洋工程消耗钢材30万吨,船舶分段制造消耗钢材110万吨。 预计2008年消耗钢材 1200万吨。 2009年消耗钢材1600万吨。 2010年消耗钢材1800万吨。
国际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比较 俄罗斯为低成本生产国。南美为低成本生产国。印度为低成本生产国。中国为高成本生产国。北美为高成本生产国。西欧为高成本生产国。日本为高成本生产国。中国钢厂生产成本分析很低制造成本的钢厂: 太钢,本钢和鞍钢,这类钢厂拥有自己的铁矿石和炼焦炉,但没有自己的煤矿,这类钢厂钢材制造成本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 低制造成本的钢厂: 这类钢厂拥有自己的部分铁矿石和炼焦炉(如包钢,八钢和梅山钢铁公司)或位于沿海(如宝钢,沙钢,日照钢厂),拥有自己的炼焦炉,但没有自己铁矿石。 中等制造成本的钢厂: 这类钢厂没有自己的铁矿石,但有炼焦炉,主要依靠火车和汽车运输铁矿石,煤炭和钢材,运输成本相当高。高制造成本的钢厂: 这类钢厂没有自己的铁矿石,也没有自己炼焦炉,需外购焦炭,主要依靠火车和汽车运输铁矿石,焦炭,煤炭和钢材,运输成本高,而且原料供应有时有困难,竞争力不高。 很高制造成本的钢厂: 这类钢厂为电炉钢厂,由于废钢,能源及运费的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涨很多,原料供应有时有困难,竞争力很差。有生存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