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8月8日讯(实习记者黄小凤)据英国《公平杂志》最近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专题报道,伦敦英士律师楼在上海分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彼得梅里表示,伦敦只有1个海事法院,中国却有约40个,反映了中国的海事个案数目与繁忙业务。很多货主偏向在上海进行法律仲裁,上海有可能超越香港及新加坡,成为海事仲裁中心。
梅里认为,中国已开始推行的海商法是广为国际所知及广受尊重的,这是建立法律体制的好机会。他和同事在中国各主要海事司法管辖区进行仲裁,并发现中国的法律及仲裁程序很清晰,处理过程比其他地方快。他在1993年抵达上海,中国于同年推行海商法。当时他与公司有份参与讨论成立海商法,随著法例推行,海事法院各设有专用建筑大楼及海事裁判官。
中国有10个主要海事法院及20多个分支法院,每年需要处理的个案超过15000宗,上海的海事法院需要处理的案件繁多。由于个案数量庞大,法院遇到的某些情况是伦敦法院前所未见的。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长兼海事裁判官谢晨最近表示,他的使命是“用平等方式保护国内外各方的利益”。他向国际海事策略发展论坛组织表示:“我们会避免垄断以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符合国际法律的制度,以保证经济成功。”
梅里表示,中国裁判官同时使用《海牙维斯比规则》及《汉堡规则》来规管货物运输。在国际上,前者仍较受重视,但在中国,裁判官会比较两者并採取最好的。中国使用大陆法而用非普通法,这意味著中国没有先例制度,裁判官裁定案件时,不会遵从或考虑同类性质案件的判决。中国海事法院数目众多,有大量判例,因此除了海事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设有一个专门的海事法院。
梅里解释,专门的海事法院为各地海事法院提供裁判准则,专门法院会同时依照法律及先例,及令海事案件的仲裁更具一致性。货主逐渐偏向不希望到伦敦进行仲裁,因为他们的业务多以中国为基地。他补充说,由于很多国际海运案件与中国有关,上海有可能成为领先的海事仲裁中心。虽然要面对来自新加坡及香港的竞争,但有朝一日上海有可能会超越他们。新加坡及香港处理的仲裁案件将保持区域性,但“最终”上海处理的范围将更广大,以至于全亚洲。
《上海掘起》系列报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