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联合本报调研发布了一份《中国钢贸商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报告》发表之后,许多业内人士来电、来信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欢迎广大读者及业内人士来电来函,探讨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吕阜臻
近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联合《现代物流报》,调研发布了一份《中国钢贸商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通过钢贸企业生存现状、钢贸企业应对措施、钢贸行业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以详尽的调研数据做了阐述。笔者针对其中几个问题,做一下分析解读。
六大困境如何造成
《报告》中提到了目前钢贸企业的六大困境,很有意思,将这6大困境结合起来,或者针对其中几个困境,提出一些问题,就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果。
业内人士称钢贸行业的门槛很低,风险很高,俗称“赚卖白菜的钱,操卖白粉的心”。这其中,赢利模式单一、服务意识淡薄、集中度低就是形成以上观点的原因。而归根到底,就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和卖白菜差不多。
那既然和卖白菜差不多,无非就是卖多卖少的问题。也就是你有多少钱,能卖多少“白菜”。
大家知道,卖白菜的利润很低,因为量很大,要保证高收益,惟一的办法就是做大销售量。
换句话说,就是让资金充分地运转,只有将资金的使用率发挥到极致,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报告》中有一个命题:“超能力举债”,实际上就是高资产负债率。
显而易见,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目的还是为了加速资金的运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但是,由于今年的资金紧缩政策,造成资金成本升高,那融资难问题自然成了贸易商的首要难题。
到底该不该搏行情
“搏行情”并不是一个合理且健康的发展方式。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财之道。行情把握得好,资源拿得好,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但是,这几年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钢厂价格倒挂、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供应量大、融资成本高、运营成本高,这些因素缩小了贸易商的利润空间。
而且,更多的贸易商依然处于“搏行情”的思维模式中。
对此,笔者作为行业信息分析人员都感到非常尴尬。因为现在的贸易商比我们做信息研究的人还懂市场、会分析。
而且,他们不单单会分析市场行情,还会分析宏观经济、国际形势。每天不仅要看现货,还要看期货、电子盘,晚上还要看外盘,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让我们这些做信息研究的哭笑不得。
不过,现在信息网站鱼龙混杂,信息来源千奇百怪,让贸易商无所适从,无法相信,决策判断难度就增大了。
从行业发展来说,这显然是不健康的。但大家都知道,贸易本身就是赚利差,行情是贸易的必修课。这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使这个“卖白菜”的圈子日益膨胀加速壮大起来。也刚好是今年,市场行情犹如一滩死水,涨不上去,跌不下来,想赚利差更是难上加难。往年钢贸企业的利润为2%~4%,而今年贸易商的情况是,能够不赔钱,或者少赔钱就不错了。
因此,行情还是要把握的,但是行情的判断和分析,应该交给专业的平台和信息研究机构去做,企业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附加值上。
笔者记得多年前曾有数据显示,日本的钢铁贸易商没有8%~10%的利润是无法生存的。而中国的贸易商只有2%~4%的利润却过得很潇洒。而当钢贸企业把市场形势和市场行情作为重要的决策参数之一而不是惟一的时候,才会去专心地做经营。
出厂价不同市场价相同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各钢厂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对于自身产品订价有差异,区域订价也有差异。而这些资源进入到市场后,除特别规格、特别材质、特别钢厂外,市场价格基本是一样的。
以上海地区5.75×1500热轧板卷为例,通常贸易商的报价是“鞍本沙日”,也就是说,鞍钢、本钢、沙钢、日钢这几个钢厂的价格是同样的价格。
作为一般终端用户来说,通常问题不大,可是如果是一些有特别需求的用户,明确规定必须用某家钢厂的特定规格和材质的钢材,其价格自然透明度低,利润也就低了。
其次,在产品加工的延伸方面。目前贸易商由于专业程度低和资金融资方面的限制,选择极为有限:一是只做常规好卖的东西(并不想去卖特定规格特殊材质的产品);二是不想做终端,因为终端要欠款。
以上两个小问题,实际上是制约钢贸企业发展的大问题。笔者通过与多位贸易商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其实贸易商也想做,可是都没有开始做。或许目前行业内的洗牌能够坚定他们的决心。
钢贸企业的应对措施
针对钢贸企业如何应对困境的问题,《报告》中的调研结果是转行、投资、融资平台等。这依然无法走出目前的怪圈,而只是借用钢贸来进行融资而已。
就目前国内的信用机制,对于民营企业并没有非常好的政策。通过银行的融资渠道已经走得越来越窄,想要继续利用这个平台,显然难度太大。
而且,由于钢贸从业人员或者说是钢贸老板对陌生领域的认知度偏低,通过商业模式的转嫁并不适合每个行业,从一定意义上讲,风险反而增加。
整体来看,国家政策目前对于钢铁产业提出要求的依然是“节能减排”、“调整钢铁生产企业产品结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同时,钢厂又提高了对终端用户的直供比例,这无疑又压缩了贸易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与规模。贸易商背腹受敌,蓄水池功能逐渐丧失。
通读本文到这里,贸易型企业的暗风险逐渐浮出水面。
可是,贸易商更愿意接受这些暗风险,而不愿意接受明风险,这归根到底又回到门槛低的范畴。企业对于投资办剪切加工、深度加工这些明风险,不愿意接受,只会转向贸易本身去搏这行情波动的刺激。
现货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是个好东西,也是大势所趋。但真正做好的,目前仅有部分以钢厂为牵头的交易平台,公众性的钢材电子商务平台运作好的几乎很少。其核心还是把环节分开来,少了很多必要的条件:
1.物权转移与资金交付。通过电子交易平台如何确定货物?如何实现物权的转移?如何通过银行系统实现资金交付?对于这些问题,就目前来说,都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这归根到底依然出在目前的现货贸易模式。
2.物流运输。钢材产品作为大宗商品,其资金占用量大、体积大、重量大,是3个无法规避的问题,造成钢材产品有一个物流半径问题。这无形中又造成公共性商务平台无法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并且确定资源的真实有效。
3.质量保证。由于目前国内同材质、同规格的产品其质量参差不齐,造成钢材在售后依然存在很多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产生质量异议而进行追溯,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来说无疑造成了极大的工作难度。而以钢厂为中心的交易平台之所以能够成功运作,质量保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市场洗牌的继续,笔者对于市场的明天依然充满信心。但是引用马云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有所为有所为不为,希望通过笔者的《报告》浅析,能够对行业后期的发展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