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铁前系统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炼铁生产主要指标大幅改善,增效明显。老区在两座高炉停产检修的情况下,共产合格生铁15.3万吨,月利用系数实现2.42;焦比完成393.84kg/t;煤比完成147.33kg/t,新区产合格生铁17.67万吨,平均日产突破5893吨大关,月利用系数实现2.10;焦比完成354.25kg/t,煤比完成148.3 kg/t。生产指标的提升和改善,确保了生铁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新区吨铁成本完成2871.54元,比公司考核目标降低了111.27元。
11月份,炼铁厂在检修任务重,生产与安全、生产与设备、产量与质量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充分认识生产不利条件,把握有利因素,扭住安全、指标两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低成本战略,全面实施以“严、细、实、恒”为主要特点的管理考核制度。特别公司在炼铁厂召开座谈会之后,炼铁厂以此为契机,深入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出台多项具体措施:一是建立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评价考核管理体系,实现对高炉运行状况的全时段、全方位控制。二是指标按天分解到各高炉,开展短距离指标升级竞赛。三是厂里和各高炉车间分别组建了高炉生产技术攻关组,并将指标再次细化分解。四是成立设备保驾组,确保高炉设备高效运行,确保故障休风率为零。五是成立厂领导包保高炉责任制,并实施责任连带考核。六是建立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年的责任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进行严格考核。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生产、工艺、设备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出现了持续稳产高产的态势,为高炉提升指标、降低成本夯实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