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钢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钢贸企业的经营日趋艰难,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不少钢贸企业选择转型,这或许是一种明智、理性的选择,但如何转型,转向何方,还需谨慎,切忌盲动,贸然行事。
应该看到,如今的钢材市场已远不是七八年前的状况了,我国的钢材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钢厂和钢贸商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早在2009年8月的工信部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就指出,“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最为明显的,能力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在新建许多钢铁项目,还有5800万吨在建,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工信部对钢铁行业现状表示担忧。巨大的过剩产能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成为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应对手段,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很多钢铁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如今国内的制造业不景气,制造企业普遍效益下降,而且逐年减少,今年制造业产销情况都不佳,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中国制造业的经营情况报告,2011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本月PMI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显示出经济增速回落趋势仍将延续。同样,作为国内主要制造业的钢铁工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据一些专门机构的统计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从2004年的8.11%一路下滑。2010年年底,已降至2.91%,钢厂的利润总额与销售利润率同比双双下滑,还不及目前3.50%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也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利润率,钢铁行业仍然处于高产量、低利润的态势,这已是中国钢铁行业盈利水平连续第四年不敌银行一年期利率。可见,钢铁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上下游、国内外的压力,各种困难和矛盾越来越突出。
钢铁企业是如此,那么,钢贸企业更是面临难做强、难做大、难做稳的艰难困境,所以钢贸企业的转型是大势所趋。
然而,钢贸企业如何转型,向何转型,转型与钢贸主要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每一家钢贸公司的一个重大课题,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根据我们公司的运作实践来看,即使钢贸企业选择转型,但钢贸的主业不能轻易放弃,毕竟我们是在钢贸起家的,十多年来,对钢材贸易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钢材营销已经驾轻就熟了,全部抛弃自己熟悉行业,比较可惜。我作为公司总经理,目前我将80%的精力放在钢材贸易的主业上,今年的钢材交易额仍然达到十七八亿元,取得一定的盈利。钢材贸易对钢贸企业来说,这是基础,通过钢材贸易,企业的资本原始积累,资金实力雄厚了,才具有转型的资本。所以,在转型过程中,钢贸的主业不能放弃,而且要加强,要创新,通过钢贸来促进钢贸企业的转型。
正确处理好钢贸主业与转型的副业之间的关系,这是关系到钢贸商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不放弃钢贸主业,以主业促转型,促副业,达到主业、副业齐发展,这是钢贸企业如何转型的一条成功经验。
时下,钢贸企业向哪里转型,具体的转型方向在哪里,这也是摆在钢贸企业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必须正确对待。从目前一些已经转型的钢贸企业来看,转型的领域不少,其中做旅游、开饭店、建市场、办物流、炒房产、搞期货,投基金、拍影视、搞娱乐,等等,无所不有,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少是失败的,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点就是对转型的方向没有选择得当,不能适应自己公司的特点,对转型的行业不熟悉,更不擅长,盲目、轻率、贸然从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认为一转型就能赚大钱,使企业快速得以发展,然而由于对转型的行业不懂、不熟,缺乏专门人才和管理能力,结果导致转型的失败,企业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倒闭。这里的失败教训,是值得钢贸商吸取的,前车之鉴,切莫重蹈覆辙。
钢贸企业转型要谨慎,切莫盲动,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行当,有的钢贸企业涉及融资行业,在这种行业进行了广泛深入全面的调研和新的探索,联手金融机构,共同研发一个以“集中授信,即打即融”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网上融资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使之成为买家的平台,卖家的渠道,融资的直通车。最终,为些钢贸企业在转向金融业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获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其实,钢贸企业涉及金融业与自己的钢贸主业是紧密相联的,当今的钢材贸易已不是简单的买家与卖家的交易,贸易金融资本的属性越发明显。因此,融合金融对我们钢贸企业来说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交易的需要,更是钢贸企业向现代服务商转型的需要。
钢铁贸易企业应该在发展思路、经营模式、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转型”“创新”,如何走出一条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特色之路,成为行业转型与发展的现实问题。这还有待钢贸企业的探索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