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频繁引发火灾的难题得到破解。2011年10月1日,郑煤集团所属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构件,通过了“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内置保温墙体构件耐火性能大于4小时,符合消防要求,一举攻克了当前外墙保温材料易燃可燃的致命缺点。
目前,该公司的内置保温体系已在郑州市积累了60万平方米的施工经验,同时解决现有外墙保温材料易燃可燃、易脱落、易老化、施工质量控制难、外装饰层受限制等缺陷,并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专家指出,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的诞生,将助推国内建筑保温市场的全行业升级换代。
内置保温杜绝火灾危险
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祁亮山介绍,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是有别于外墙外保温的新技术。它将保温板置于混凝土结构内部,随主体墙一次浇筑成型,从而将保温层和结构层牢牢锁定在一起,解决了保温层容易脱落的难题,实现了与结构一体化、与建筑物同寿命。
传统的外墙保温是将保温板固定在混凝土外墙上。但近些年,包括央视新址大火在内的一系列火灾暴露出此种模式的弊端,这些单纯以EPS、XPS为主的可燃有机保温材料外露施工很容易被引燃从而引发火灾。
“锦源公司发明的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使保温板材处于内外混凝土之间,形成封闭环境,不存在被大火点燃的可能,杜绝了高层建筑由于保温材料易燃引发火灾的危险。”参与该项目技术总结的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总工程师胡伦坚说。
2009年11月,采用该办法施工的郑州阳光花苑小区30万平方米工程完工,并通过了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中心的现场检测,其主体墙传热系数达到了外墙节能65%的效果,达到了河南省先进节能标准。
2011年10月1日,从位于天津的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传来消息,锦源公司送检的内置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构件耐火性能大于4小时,符合公安部新规定的消防要求。
技术革新荣获系列大奖
从原有的大模内置、机械固定等传统的外墙保温到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模式,不仅仅是保温板位置由外而内的简单改变,更是一次建筑施工工艺上的革命。
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祁亮山说,从2005年开始,历经几年数十次的试验,投入超过5000万元的研发资金,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体系才研制成功。2007年该公司在郑州中原西路阳光花苑小区进行了现场试点施工,先后克服了内置保温板材不稳固、混凝土浇筑不能同步、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难题。公司独创的《内置保温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还获得了“国家级工法“称号。
2010年4月24日,该项目通过河南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从保温效果、结构安全、使用寿命等方面已具备推广应用条件。
2011年5月4日,以该技术施工的“阳光花苑”项目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建筑工程科技示范项目》称号。2011年6月22日,该保温体系及施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参与该项目推广应用技术论证的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栾景阳说:“该产品是外墙保温史上的重大技术创新,它提高了保温结构的耐久性,成功避免了外围护墙体产生的冷热桥现象。同时解决了传统外墙保温不能粘贴面砖的问题,便于外墙外立面的装饰多样性,使建筑物更加美观、舒适、安全,有效的提升了建筑物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全新模式助推行业升级
从今年3月至今,国内保温建材行业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公安部65号文。3月14日,公安部出台规定,今后民用建筑要“选用燃烧性能为A级(A级即不燃材料)的外保温材料”,遏制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引发火灾的势头。
但现实是,我国市面上流行的建筑外保温材料主要为EPS、XPS和PU等有机保温材料,从根本上不可能达到“A级”,即便加入足量的阻燃剂,最高也只能达到难燃的B1级。这一消防强制令,无异于釜底抽薪,意味着国内保温材料行业将面临全线洗牌甚至淘汰的境地。
作为内置保温的主要技术发明人,祁亮山深知现有保温体系的火灾危险。他说,公安部的新规定是为了建筑防火安全和公众生命安全,理应得到坚决执行。
无奈的是,如今市面上A级材料多处于研发阶段且价格高昂,根本无法满足外墙保温市场需求。
河南锦源公司自主研发的内置保温构件中保温板虽然也采用有机材料XPS板,但其外侧混凝土保护层尚有5cm厚,大火无法烧透,从根本上解决了防火问题。可以说,该产品既综合了有机材料保温性能好的优势,又正好符合当前消防部门针对保温产品严格的防火要求。
祁亮山说,经过60万平方米的施工经验积累,该产品目前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条件,生产、施工成本也大幅下降,其综合成本和现有主流的采用EPS、XPS有机保温板大模内置、机械固定等体系相当。
建筑节能是一项政府引导性工程。当前,河南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艰巨。河南锦源成功研发的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作为自主创新节能项目,如果推广应用开来,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河南建筑节能工作的成功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