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从工业和生活两个领域扩大为工业、生活、交通、农村四个领域,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将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监测……日前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环保规划》)显示出,我国将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进行节能减排。而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环保规划》也指出了相应的方向。“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环保的主要工作将集中在淘汰落后、烧结脱硫脱硝、烧结高效除尘和二英污染防治等四大领域。
“加大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正是由于落后产能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了《环保规划》中具体措施的第一条。“十一五”的5年间,我国钢铁行业已累计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1700万吨、炼钢能力6900万吨,而在“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计划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75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4800万吨。
具体来看,此前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淘汰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8平方米以下球团竖炉、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200立方米及以下专业铸铁管厂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600毫米及以下热轧窄带钢轧机……
为了促使淘汰落后与新建、改扩建项目相衔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近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建、改扩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对此,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目前,在各个行业,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环评批复措施不落实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为改变这种情况,总量作为环评前置条件,就是要先落实后批复,先核量再上项目,尽可能地控制住新增量。
据介绍,电力和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工业排放量的60%以上,造纸和印染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占工业排放量的40%左右。因此,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这4个行业实行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据了解,为了提高总量控制的可操作性,此前在电力行业实施的新改扩建项目排放量跨区域调剂的措施,“十二五”期间将扩展到以上4个行业,可以由超环境容量地区向环境容量富余地区进行调配。
同时,《环保规划》还指出,要提高造纸、印染、化工、冶金、建材、有色金属、制革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鼓励各地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一些行业,还可以探索建立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强度评价制度。
“推进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
在阐述“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时,虽然《环保规划》仍然把“持续推进电力行业污染减排”作为了第一条途径,但在谈到“加快其他行业脱硫脱硝步伐”时,钢铁行业则成为了重点关注的首个行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的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由零增加到170台,脱硫烧结机总面积达到22700平方米。但从总体上来看,“十一五”末我国已建设脱硫装置的烧结机占烧结机总量的比例尚不足15%。目前,我国共有烧结机1200余台,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烧结机将被淘汰,而90平方米及以上的500余台烧结机则被要求必须在“十二五”末全部建设脱硫设施。
目前,在借鉴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环保部对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持审慎推进的态度,对每台大型烧结机的烟气脱硫设施均建档跟踪,分析各种工艺技术的优劣势。
对于什么时候能形成经济、成熟的烧结脱硫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主任宋存义表示,钢铁行业烧结脱硫技术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目前很多大型烧结机都配备了脱硫设备,虽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尚待优化的问题,但已经实现了工业运行。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工艺技术的成本更低、运行更稳定。
而对于烧结烟气的脱硝技术,也还需要在借鉴燃煤电厂脱硝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钢厂烧结烟气的实际状况进行探索。
据了解,为了促进各项环境保护工程的落实,《环保规划》指出,要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等8类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的实施。《环保规划》预计,如果要优先实施这8类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并开展一批环境基础调查与试点示范,大概需要1.5万亿元的投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确保工程投资到位。工程投入以企业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
“钢铁行业现役烧结(球团)设备要全部采用高效除尘器”
近段时间以来,各大城市的阴霾天气给大家上了一堂大气污染课。而在《环保规划》中,也特别提到,要“实施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火电、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等行业进行重点防控”,而且,要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监测,开展区域联合执法检查”。《环保规划》要求,加强工业烟粉尘控制,推进燃煤电厂、水泥厂除尘设施改造,钢铁行业现役烧结(球团)设备要全部采用高效除尘器,加强工艺过程除尘设施建设。
对此,总量控制司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指的是“三区六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区域和辽中、山东半岛、武汉及周边、长株潭、成渝及海西等,这些区域也是我国大气复合型污染严重的地区。“‘十二五’期间,要在这些地区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但并不是说煤炭消费总量零增长,而是严格控制增长速度,率先实现改变以煤炭消费导致多种污染持续加重,区域空气质量得不到改善的状况。”该负责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空气污染角度看,是让‘三区六群’地区‘休养生息’。”
而在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位于省会、直辖市的有19家,位于百万人口以上的非省会(直辖市)城市的有24家,这两类企业2010年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7.6%和19.6%。而就这些钢铁企业的分布来看,很多就坐落在这“三区六群”中。
这与《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也基本吻合:“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将根据条件成熟情况,支持广州、青岛、昆明、合肥、唐山(丰南)、杭州、芜湖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科学论证西宁、抚顺、石家庄、贵阳等城市钢厂发展定位。
“以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等行业为重点,加强二噁英污染防治”
对于二噁英的排放,《环保规划》除了指出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外,也提出了减排目标:到2015年,重点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降低10%。
就钢铁行业来看,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钢铁行业在二噁英污染防治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近些年,以企业项目为切入点,环保部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开展了一些二噁英污染防治工作。从总体上看,目前行业已经对我国烧结及电炉生产中产生、排放二噁英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估,并通过代表性生产线二噁英的排放情况,估算出了我国钢铁行业二噁英污染的总体情况。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与钢铁行业整体发展相协调的二噁英减排计划,开展对资金需求和减排效果等的评估。 来源:中国冶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