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温州市政府召开有47家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交通(运输)局局长参加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会议由温州市副市长陈浩主持,温州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彪为温州市交通运输局授牌并作重要指示。
陈金彪代市长强调,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体系,既是硬环境,也是软环境、形象环境,是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坚持“交通优先”方针,落实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官”的战略地位,努力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手笔,全力推动温州交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2012年,是“十二五”期间温州交通发展的关键年,要大力破解三大难题,即破解“用地难、融资难和审批难”,全速推进各项工作。
继去年“突破年”之后,今年温州交通建设进入“展开年”,全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计划完成投资额125亿元,全力实施温州交通运输“五大项目”,统筹不同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区域交通协调发展。
大手笔推进,交通投资超去年近一倍
“十二五”温州交通建设将要投资千余亿,是温州“十一五”交通投资额的近5倍,占全省“十二五”公路总投资额三分之一左右,位列全省各地市之首。黄荣定局长说,“这一轮温州交通的发展既是温州交通的一次大"补课",也是对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次许诺。今年是交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承上启下之年,为打造市域一小时交通圈奠定基础。”
今年温州市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投资55.5亿元,干线公路计划投资50亿元,水路建设计划投资13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物流站场建设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特别是在建高速项目,今年将加快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段、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二期以及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线工程的建设,并且深化龙丽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前期工作,并尽快开工建设。
据悉,这一轮温州交通大手笔建设,将在瓯越大地编织出一张便捷的快速交通网,拉开温州都市框架,串起温州“1650”大都市各副中心、中心镇,既服务群众出行,又助力温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构筑大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
温州交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不是造几条路那么简单。“构筑大体系”就是着眼于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切实解决好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问题。
首先,围绕国际机场建设,温州市将加快打造东部交通枢纽,把机场与高速公路、市域铁路、长途客运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结合深水港区开发,将加快建设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77省道洞头延伸线、大门大桥等集疏运体系,避免码头建成后“晒太阳”。对接高速公路入城,将瓯海大道快速路与绕城高速西南线相连,把诸永高速延伸段与温瑞大道相接,使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能够迅速转换、无缝连接。
同时,着眼于构建大都市区快速交通体系,温州市将统筹推进市域快速通道建设。今年,将加快建设104国道温州西过境、诸永高速延伸段,开工建设鳌江跨江三座桥和七都大桥北汊桥,建成南汊桥;开工建设瓯江北口“三桥合一”控制性工程,积极推动滨海大道向南北延伸,并与绕城高速、瑞文泰高速、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等有效连接,从而构筑起南北通畅、东西通达的市域交通干线网络,把6个城市副中心紧密联接在一起,形成温州大都市区经济圈的完整架构。
此外,还要着眼于构筑与大都市区相适应的中心城市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西部交通网、东部干线通道和环大罗山交通圈建设,开工建设温瑞大道一期、学院东路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实施“建环线、打卡口、接断路”行动,促进城市道路外部成环、内部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