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财讯]2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该意见要求,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
同日,在国新办召开水资源管理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表示,我国目前的年用水总量已经突破了6000亿立方米,大约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74%,很多地方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过度开发,已经超过其承载能力。
同时,2010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了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其中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了20%。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经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是水资源问题产生和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用水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尤其是近期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大量新增用水的需求。
水量分配难度大
在水资源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水资源管理的水平尚无法跟上。胡四一表示,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形成管理上的硬约束和硬手段,水资源管理的措施没能够以考核、审批运行手段予以体现。
记者从水利部水资源司相关处室了解到,水利部目前正在制定对各地和各部门进行“三条红线”的考核办法,该考核结果将会上报给国务院,然后在社会上进行公示。然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以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指标分配,推行难度却是相当大。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去年年底召开的水利部司局级会议上表示,全国各流域到各省市县的水量分配工作将争取在2012年年底完成。
不过,记者从不同省区的水利部门了解到,目前这一工作开展的进度相对迟缓。原因在于,各地还在规划上马一些项目,这些项目的耗水需求,在某些缺水地区靠其目前的用水指标恐远远无法满足,因此各地都希望能够让本地区能多得到一些指标,从而出现“僧多粥少”、大家抢水的局面。
节水以增水
在如何通过节约用水以增加未来可供用水总量的挖潜问题上,水利部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表示,未来需逐步淘汰一些高耗水工业,同时对一些用水大户进行技术改造,通过节约出来的水,在用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新开一些生产建设项目的取水。
农业是用水“大户”,2010年全国的用水总量是6022亿,其中农业占61%,农业的节水潜力非常大。
周学文表示,未来将通过农业的节水改造,把农业节下来的水用于一些新的工业生产建设项目的用水。比如前几年宁夏、内蒙工业企业投资用于灌区的节水改造,节下来的水用于能源、化工工业的建设,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对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方,还通过加大再生水的利用,海水的利用等等一些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用于一些生活的冲厕所用水、绿化用水等等。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海水淡化或者直接利用海水用于解决用水的问题。
前不久,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该意见表示,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0万-260万立方米/日,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
周学文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水淡化、采用岩溶水等开发成本比较高的水源将会是解决北京、天津“水危机”的一个途径,不过其利用的技术和规划尚待有关部门的研究。(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