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麦机、刷麦机、风选器、去石机、回转筛……别看它们的名字“稀奇古怪”,但要把小麦变成面粉,做出好吃的馒头、面条,可少不了这些精细的粮食加工机械。
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肩负着带领粮食加工装备行业发展的重任。4月23日,记者来到开封杞县,探访这个代表业内最高水平的研究中心。
把小麦变成面粉,可不是我们想像得那么简单,需要经过清理、分级、输送、配料、润麦、研磨、筛分、配粉、计量包装、自动控制等多道工序,要用到几十种不同的加工机械。“但我国粮食加工装备生产却是一个有些尴尬的行业:它连接着粮食生产和加工,但却长期处于技术含量低、产品相对粗糙的阶段,许多精细设备为外国品牌所垄断。”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武军说。
为促进粮食加工业和装备制造行业升级,满足粮食加工现代化和规模化要求,2009年底,依托开封茂盛机械有限公司,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把国字号的研究中心设在河南,说明了国家对咱这个粮食生产大省、加工大省的重视和殷殷期望。”开封茂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治永说。
“打破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肩负着期望,胸怀着梦想,研究中心走上了粮食加工装备自主创新的坎坷道路。
有一位山东客户需要一种特殊的设备,希望不仅可以把麦粒表面腹沟里的泥土、麦毛等杂质揉搓打离并刷掉,还可以将混杂在小麦中的泥块和强度较差的病害变质麦粒打碎、打离,并能经出灰口排出。研究人员反复试验,改进,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一种全新的卧式小麦打刷组合机成功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短短3年时间里,研究中心获得了6项科技进步奖,申报了20多项国家专利,参与完成了8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研发出一批新型装备产品,填补了9项国内和国际空白,一步一步缩小着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我国每年大宗粮食加工量约3.8亿吨,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同寻常的社会效益。”曹武军介绍,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可以提高粮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3%,每年可节约粮食1500万吨,相当于新增种植面积约1600万亩;按每吨加工能耗平均降低8%计算,每年将节约标煤约5亿吨;同时,粮食加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排放也有所减少,对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意义非凡。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吃到洁白、筋道、整洁、安全的面粉和其他粮食制品。”曹武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