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道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等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再创新低。由此判断,当前GDP增速破八的风险正在增加。记者在采访和调研中发现,经济下行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东部沿海部分企业用人需求有所下降,招聘规模缩减。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招聘毕业生的企业同比下降12.3%,二季度企业招工趋于谨慎。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1至4月,东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趋缓,占全国的比例也有所下降,而计划招聘毕业生的企业也有所下降。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尽管经济下行对就业影响逐渐显现,我国就业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人社部近日发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4.8%,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5.7%。
“第三产业最能吸纳就业,从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来看,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周天勇说,“而扶持第三产业需要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
这位专家认为,扶持中小企业也是使就业稳定的重要手段。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统计,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是名副其实的吸纳就业主渠道。
“我国财政收入增幅很高,在当前情况下,减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负是稳定就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说。
“尽管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周天勇说,“纵观当前就业市场,就业和招工‘两难’现象并存,这也是当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集中反映。”
根据人社部的统计监测,招工难从沿海向内地蔓延并呈常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技能人才和普工双短缺的特征更加突出。很多地方的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周天勇说,职业技术培训水平较低已成为影响就业的一大因素,这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政策。同时,我国职业院校数量少,运行举步维艰,这急需教育等部门打破藩篱,形成合力。
“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多万人。”周天勇说,“在就业人群里,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他指出,大学生愿意去国家机关、大国企是因为那里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因此,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