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钢企6月再亏1.18亿 钢企经营现分化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8-1 8:48:15  兰格钢铁

  
  在钢材下游市场持续低迷、钢产量又居高不下的态势下,成本优势已经成为决定钢厂经营能力的越来越重要的关键点。


  中钢协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刚刚才在3~5月得以勉强扭亏、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在6月再次出现了1.18亿元的亏损,整个上半年的利润也只有23.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45.49亿元,降幅95.81%,而如果扣除投资收益,钢铁主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纳入中钢协统计的近80家企业,多为大中型钢铁企业,而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了解,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依然还可以取得一定的利润。


  唐山一家民营钢铁企业负责市场分析的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与一些传统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相比,中小民营钢厂决策迅速、调配灵活,财务、销售人工等成本又低,因此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比如比较“钢厂的铁水成本”这些指标,一些民营小钢厂只有2300元~2400元/吨,而国有大钢厂则要达到2800元~3000元/吨。


  统计报告显示,截至7月底,年产能大于1000万吨钢厂的螺纹钢生产成本约为3725元/吨;年产能500万~1000万吨钢厂的螺纹钢生产成本约为3640元/吨;年产能小于500万吨钢厂的螺纹钢生产成本约为3571元/吨。而7月底,国内市场二级螺纹钢的平均价格为3707元/吨。


  经营状况的分化,也决定了目前需求低迷之下,钢厂无法做到一致减产停产,从而又加剧了全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


  根据中钢协的最新统计数据,在需求不旺、价格持续低迷的态势下,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仍不降反增,同比增长1.8%。同期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则同比下降0.1%,同比减产31万吨,但非会员企业产量却大幅增长了12.9%,这也意味着,今年以来的新增粗钢产量全部来自非会员的中小企业。


  “下半年的钢铁市场短期还有下行的空间,如果低迷持续,最先遭遇生存危机的可能是中型钢厂。”一位钢铁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预计。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朱继民也指出,钢铁企业应做好长期“过冬”准备,加强从原燃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物流、基建的全方位成本控制,尤其要降低采购成本。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2012年7月北京建筑钢材月度批量平均价格
  • 8月1日山西晋钢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 8月1日(8:44)北京建筑钢材大户报价
  • 12年7月31日国际市场建筑钢材价格
  • 7月31日国际主要钢材市场价格汇总
  • 7月31日天津轧三建筑钢材价格表
  • 7月31日天津轧三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 7月26日广西万钢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 7月31日黑龙江建龙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 7月31日安阳合力冷轧公司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