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中国钢铁行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很多钢厂、钢贸企业面临生死存亡。在这紧急关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顾问、国务院特贴专家丁俊发在接受兰格钢铁新闻中心采访时强调,钢贸商可走的路依然不少——
第一、供应链模式
供应链是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上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钢贸企业打造供应链模式有三个途径:
1.全面参与钢厂或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根据《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钢铁工业要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加大铁矿石自给能力,到国外去投资建厂,提高钢铁生产科技水平,加大废钢回收力度,降低物流费用率等方面下功夫。钢贸企业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参与制造企业特别是装备工业企业的供应链,与制造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2.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规模基础上,以自我为链主,打造供应链体系。谁来当供应链的链主?可以是钢厂,可以是流通企业,可以是物流企业,也可以是钢铁物流园。每个企业在不同的供应链链条中可以担当不同的角色。
3.参与适合自身发展的其它供应链体系,成为配角,以求得稳定的收益。
第二、网络平台模式
根据《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万亿,生产资料消费总额达到76万亿,其中电子商务达到12万亿(含生活资料网购2万亿)。如何打造供需双方都满意的钢铁贸易网络平台则成了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这个网络平台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信息获取,二是网上交易,三是金融服务,四是对接物流。这样才可以做到信息共享,竞争有序,减少环节,降低费用。钢贸商一是可以联手打造这样的平台,二是可以参与平台的经营,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钢贸商。
第三、产业园模式
现在大家都在打造钢铁物流园,但成功的不多,我最近看到上海市“钢铁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区项目实施方案”,这一产业园的建设,“将有利于打造钢铁行业的新型服务生态,通过钢铁产业链的数字化建设,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将形成覆盖钢铁供应链各关键环节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促进钢铁产品流通业态的升级,降低行业运行成本,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这一产业园实际上是围绕钢铁服务业的集聚,形成研发设计、信息资讯、钢铁交易、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再生资源六大服务板块。在中国,围绕钢铁的服务业是一条短腿,发展空间很大。
第四、贸易+物流模式
光做贸易太单一,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经不起风吹浪打。所以,生产、贸易、物流都在相互渗透,延伸自己的产业链、服务链。钢贸商比较容易的是延伸到物流领域,实施加工配送、进入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也可以尝试与制造企业一起,成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为其服务。
第五、钢贸商联盟模式
钢贸商联盟可以做五件事:一是统购分销,取得规模效益,有一定的定价权。二是在联盟内部差异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整体上实施一条龙服务。三是联合规划设计部门、建筑商、共同投标工程项目。四是通过加盟模式,实行跨区域连锁经营。五是与银行结合,取得一定的金融融资权,为中小钢贸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总之,钢贸商要借助信息化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模式,从单纯贸易商向服务商转变,从单功能运行向多功能集成商转变,从一般贸易商向专业服务提供商转变。 |